當核技術與文物相遇,會碰撞出什么?
在醫院拍CT,對于人們來說是一道熟悉的體檢項目。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高能所)工業CT實驗室,登上CT機器進行全身體檢的對象卻有些特殊,它們的身份是一批批古文物
民用核技術的發展現狀
民用核技術的發展現狀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從事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共78802家,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單位10707家,僅生產、銷售、使用射線裝置的單位共有68095家,分別較2015年增長20.25%、減少25.99%、增長33.35%;在用放射源146291枚,各類射線裝置198321臺,分別較2015年增長19.50%和44.43%。我國核技術在工業領域的發展現狀輻射加工產業發展輻射加工產業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已在...
“荊州味道”飄香預制菜風口 預制菜通過電子束輻照滅菌 產業規模力爭5年達到500億
國內知名產業鏈配套企業也“聞風而至”。中和國元(湖北)輻照技術有限公司去年落戶荊州經開區,輻照中心今年正式投入運營,每天可為80噸—120噸預制菜產品電子束輻照滅菌服務,目前已與荊州市多家預制菜企業達成長期戰略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韓泳江:推動人工智能與核技術深度融合,打開產業發展新空間
核技術應用產業與核醫療、安檢安保、放射性同位素制品、輻射滅菌消毒等諸多制造業領域緊密相關,是支撐核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柱。韓泳江指出,當前,核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有望迎來新的高峰,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技術與核技術應用的融合也將催生新模式、新業態,為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