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在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日前主辦的“核美家園”和平利用核技術合作主題座談會上,多國大使表示,此次中國行讓他們看到了和平利用核能以及核技術在農業、醫學、環保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期待與中國進一步加強相關領域的核技術合作。
今年是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40周年。受國家原子能機構邀請,來自阿根廷、南非、加納、肯尼亞等11個國家的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大使、使節應邀參訪了海南昌江核電基地“玲龍一號”小型模塊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
在核技術領域,不僅有能發電的核電站,還有以輻照滅菌、醫學診療、誘變育種等為代表的核技術應用。
孟加拉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大使西亞姆: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核技術上的進步,包括發電以及核能在農業領域、氣候變化領域、醫藥領域的應用,以及核設施的保護。在這些領域,中國擁有非常先進和新穎的經驗和技術,這將對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有所幫助。
緬甸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大使閔森:緬甸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從中國學到了很多可以借鑒的應用。我們主要是希望能獲取技術支持,實現核能資源的和平利用。
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副代表劉光輝:我們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已經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此外,我們的核安保設備已經廣泛用于全球100余個國家海關的邊境檢查,提升全球的核安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