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表在《European Urology Focus》上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腎癌初期階段,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PET/CT比傳統成像能檢測到更多轉移病灶。
在這項研究中,PSMA PET掃描發現了195處疑似轉移病灶,而傳統成像發現了160處。與常規成像相比,PSMA PET/CT還可以識別更多的遠處淋巴結(24 vs 10)、骨病變(38 vs 19)、其他遠處病變(27 vs 12)和腫瘤轉移至腔靜脈(8 vs 5)。
然而,與PSMA PET/CT相比,常規成像可識別出更多的原發性腫瘤(64 vs 59)和肺部病變(69 vs 53)。這兩種方式在檢測區域淋巴結方面相似(49 vs 44)。
作者寫道:“高PSMA表達使PSMA PET成像能夠識別常規成像中隱匿的假定轉移性病灶,根據實體瘤的反應評估標準,傳統成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轉移病灶的大小。”
研究人員還發現,PSMA PET掃描導致32%的患者管理發生改變,其中20%(n = 13)是重大改變,12%(n = 8)是輕微改變。
在這些管理方式發生重大改變的患者中,9名接受了手術治療,2名接受了全身治療,2名處于觀察等待狀態。在那些管理有輕微改變的患者中,掃描導致5名患者的手術方式發生變化,3名患者需要增加進一步的治療。
因接受PSMA PET/CT掃描而導致治療方案改變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9.7個月(IQR,17-25)。在PSMA PET/CT掃描后接受手術的患者,中位PFS為24個月(IQR,18-36)。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是通過對澳大利亞布里斯班3個地區的腎癌患者進行PSMA PET/CT掃描后的回顧性研究。總共包括61次掃描,其中52次用于疑似腎腫瘤的初步分期,9次是繼前列腺癌分期掃描中偶然發現腎腫瘤后納入。74%的研究對象是男性。中位年齡為65歲。中位隨訪時間為13.3個月。
研究還比較了PSMA PET/CT和常規成像之間的臨床病理和管理差異。其中,PSMA PET/CT在首次常規成像后6周內進行。
這項研究對51例患者進行了原發腫瘤的組織病理學檢查。無論組織學亞型如何,大多數腎癌都是PSMA-avid病變。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腫瘤比非ccRCC腫瘤更容易發生PSMA陽性(97.5% vs 75%),但差異未達到統計學意義(P = 0.32)。根據組織學亞型的比較,ccRCC腫瘤的SUVmax也高于非ccRCC腫瘤(11.0 vs 3.6;P = 0.12)。
作者總結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PSMA PET在診斷時能檢測到更多的轉移性病變,并可以排除常規成像中發現的可能轉移,導致隊列中三分之一的管理發生改變。雖然還只是初步研究,但這些數據為在初期診斷時將PSMA PET納入考慮作為替代分期的方式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