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設備圖片來源于石家莊平安醫院)
PET/CT的出現,對于腫瘤、腦和心臟等領域重大疾病的診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任何一項高科技的檢查都不是萬能的,PET/CT也可能會由于一些外在因素而導致其結果有誤差。
那么具體哪些因素會對PET/CT檢查結果造成影響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01
血糖水平
¹?F-FDG是PET/CT中的一種類似葡萄糖的藥物。由于惡性腫瘤的異常增殖具有旺盛的糖酵解,因此在¹?F-FDG顯像可見腫瘤病灶處比正常的組織中,出現異常增高并且持續存在的¹?F-FDG攝取。這是PET/CT篩查腫瘤的機制,也是PET/CT鑒別良、惡性腫瘤病變的基礎。因此當我們本身的血糖水平升高時,就會直接導致病變組織對于¹?F-FDG的攝入降低或者不攝取,進而影響顯像結果。
(圖片來源于網絡)
PET/CT檢查之所以要求空腹,目的就是要使體內的血糖水平降低,以便¹?F-FDG顯影,否則高血糖水平會使腫瘤攝取顯像劑時產生抑制作用,出現微小病變的漏診情況。這也是為什么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血糖才能進行檢查的原因。
02
金屬物品
PET/CT的檢查原理是將放射性藥物注入體內,再通過PET/CT對身體內不同器官中放射性藥物所發出的射線進行采集、成像,然后再根據所成圖像的特點來進行診斷。
03
年齡及生理和軀體運動
不同年齡的人群對顯像劑的攝取與分布不同。青年人瘦體型者,特別是女性,PET圖像清晰,老年人或肥胖者的圖像質量相對較差。但這些因素影響較小,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軀體運動。因為運動會導致身體局部的放射性濃聚而影響PET/CT圖像的融合質量,進而影響檢查結果。因此,檢查者會被要求檢查前24小時內禁止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注射藥物后盡量少說話,不咀嚼,少做吞咽動作;檢查時,除了必要的生理性運動,如呼吸運動外,盡量避免其他運動。
04
病變生物學特點與治療
PET/CT檢查顯像也會存在假陽性與假陰性。假陽性主要見于感染、炎癥以及一些良性腫瘤。假陰性主要見于一些生長緩慢、分化程度高、癌細胞含量少或富含黏液的腫瘤。外傷及手術等可以造成病變局部、周圍及手術通路體表組織的修復和瘢痕,一段時間內可引起18F-FDG攝取,干擾對病情的判斷。因此,PET/CT檢查前應與專業人士溝通,詳盡匯報以往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