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端醫學影像系統,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被視為近20年來核醫學領域出現的最重要的新技術,可用于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在腫瘤診斷、精準醫療、臨床醫學研究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優勢。
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加劇及癌癥負擔的增加,PET/CT的臨床需求持續攀升,未來市場潛力巨大。2021年,國家八部委《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文件的出臺,將核醫學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其中,核醫學設備作為核醫學學科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大高端分子影像診療設備的自主研發及創新力度再次成為重中之重。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約有3000家三級醫院,而設有核醫學科室的僅有不到1000家,每百萬人口擁有的核醫學影像設備數量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每年住院患者接受核醫學顯像檢查的人數不足300萬。
廣東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近年來,核醫學發展迅速。2022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PET/CT檢查量達2萬多人次,名列全國首位。核醫學影像設備方面,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歐陽偉教授介紹,2021年全省統計有PET/CT設備43臺,2022年增加至70多臺,今年預計有113臺PET-CT,地市級醫院基本上全覆蓋,縣級醫院已部分覆蓋,有的還建立了核醫學科,發展勢頭良好。
3月11日,聯影醫療新技術平臺和新產品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會上,聯影醫療發布了全新一代分子影像技術平臺:uExcel Technology和業界首款全芯無極數字PET/CT——uMI Panorama。這也標志著國產設備在核醫學領域從無到有,從跟隨到并跑再到領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高質量圖像不單依賴于PET-CT某一性能指標的提升,而是要同時實現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靈敏度和軸向視野的全方位突破。”聯影醫療分子影像事業部總裁王超介紹,uMI Panorama系統的核心技術關鍵在于PET探測器專用芯片,打破了行業長期以來對進口通用芯片的依賴,填補中國在超高端醫療裝備領域自研專用芯片的空白。另外,uMI Panorama在PET-CT系統的關鍵技術指標上實現了國際領先,其中時間分辨率突破200ps技術“拐點”,有助于顯著提升圖像質量,對于重疾早診、早篩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uExcel華南俱樂部”也宣告正式成立,聯影醫療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海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各廣東省頂尖醫院攜手,聚焦分子影像新技術,共同探索未來在腫瘤、神經系統、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引領性、世界級的創新成果,助力廣東核醫學學科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醫院協會核醫學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核醫學科主任樊衛表示,“過去我們買國外設備,人家都是已經做了臨床研究,發布了,我們跟人家學;現在有了先進的國產設備,我們就可以做臨床研究,國外跟我們學。”
對于核醫學人才的培養,廣東省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主任委員、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徐浩指出:“國產設備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帶動并要求我們加快行業人才培養的步伐,尤其是八部委文件頒布了以后,有大量新建核醫學科,進一步擴大招生面、加強正規系統的培訓是我們人才梯隊建設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