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報告顯示,在2018年和2019年,在歐洲受輻照的產品中,青蛙腿占三分之二,但食品安全技術的使用仍在下降。
三種主要商品是冷凍青蛙腿(65.1%),家禽(20.6%)和干香草,香料和蔬菜調味料(14%)。
該報告涵蓋的日期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包括28個成員國和挪威于2018年以及2019年有27個成員國發(fā)送給歐盟委員會的信息。拉脫維亞未提交下一年的任何數(shù)據(jù)。
輻照是利用高能電離輻射對食品進行的物理處理。經(jīng)輻照或含有輻照成分的食品必須貼上標簽。它不具有放射性。
該處理用于衛(wèi)生和植物檢疫目的,以殺死諸如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和大腸桿菌的細菌,并消除對植物產品有害的生物,例如昆蟲和其他害蟲。它還可用于延遲水果成熟,阻止洋蔥和土豆等蔬菜發(fā)芽,并延長保質期。
比利時的輻照
與歐盟批準的輻照食品和成分規(guī)則不統(tǒng)一。一些國家允許它用于水果和蔬菜,包括塊根蔬菜;谷物,谷物片和米粉;香料和調味品;魚和貝類;新鮮的肉,家禽和青蛙腿;還有生牛奶卡門培爾奶酪。
截至2019年12月,在14個國家/地區(qū)擁有24個已批準的輻射設施:法國有5個,德國有4個,保加利亞,荷蘭和西班牙有2個,而比利時,捷克共和國,克羅地亞,愛沙尼亞,意大利分別有1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英國。但是,保加利亞,意大利,羅馬尼亞和英國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沒有輻照任何食品。
在2018年和2019年,歐盟國家共對7,832噸產品進行了電離輻射處理,與2016年和2017年相比下降了23.3%。
輻照加工主要集中在比利時,占歐盟輻照食品的81.4%,即6,377噸,其次是西班牙,法國,德國和匈牙利。
自2010年以來,歐盟通過電離輻射處理的食品數(shù)量有所減少,但與2018年相比,在2019年略有上升。歐盟委員會在2020年就食品輻照法律框架舉行了公眾意見征詢期。
產品檢查
25個成員國在產品營銷階段共分析了9,808個樣本,比2016年至2017年減少了12.1%。其中有5,000多個檢查是由德國進行的,意大利排在第二,羅馬尼亞排在第三,波蘭第四。
由于預算限制,丹麥和挪威在2018年至2019年的現(xiàn)階段沒有進行任何分析檢查。塞浦路斯稱缺乏實驗室能力,瑞典稱其還有其他控制重點。
從這些樣品中,有83份不合格,有88份沒有定論。觀察到的問題主要是標簽錯誤和禁止輻照。不合規(guī)的百分比略高于往年。違規(guī)最多的是德國,有22個,其次是法國的18個和芬蘭的11個。
分析的大多數(shù)產品是草藥,香料和谷物,種子,蔬菜,水果及其產品。還檢查了食品補充劑,湯和醬汁。今年在RASFF門戶網(wǎng)站上發(fā)出的警報顯示,未經(jīng)許可,對來自中國的越南魚產品以及食品補充劑和木蘭提取物進行了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