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日的暖陽驅散了山城的寒意,重慶核醫學技術領域迎來了一大盛事。2024年12月20日下午,由重慶市醫學會主辦、重慶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技術學組承辦的“首屆核醫學技術專項競賽”在霧都賓館成功舉辦。本次競賽主題“安全·高效·優質”,旨在通過質量控制工作的改進和技術的創新,推動我市核醫學技術的全面進步和發展,進而提升核醫學診療水平。
競賽伊始,重慶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技術學組組長、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厲紅民技師長擔任主持,重慶市核醫學質量控制中心主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龐華教授為競賽致辭。她在致辭中強調,醫護技之間的緊密聯系與合作,是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實現精準醫療的關鍵,三者缺一不可。她還鼓勵各位青年選手賽出水平、賽出風格,展現核醫學技師獨特風采,在競賽中不斷進步和成長。隨后,厲紅民組長回顧了本次首屆核醫學技術專項競賽的緣起和籌備歷程,感謝學會給重慶市的核醫學技術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年輕的技師,特別是基層醫院的技師們有機會得到鍛煉并展現風采。
本次競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均采用了盲賽盲評制度確保比賽的公正性和客觀性。經過緊張初賽脫穎而出的十位選手,在決賽中的精彩表現和激烈角逐給現場的評委和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在新型正電子藥物顯像、設備質量控制、顯像流程及圖像質量優化、體外分析等多個核醫學技術專項領域展示了的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決賽評委團由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漆赤技師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李玉豪博士、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的彭東主任、重慶市銅梁區人民醫院的劉世宏主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雷成明技師長、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余頌科技師長以及厲紅民技師長組成,他們以專業的眼光和嚴謹的態度,從幻燈制作、專業知識、思維創新、現場表現等方面對參賽選手的表現進行了公正的評判,并進行了犀利透徹的點評和細致入微的指導。
重慶市人民醫院何雨佳討論了心肌灌注顯像中的圖像處理技術,重點在于如何識別和處理偽影,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重慶西區醫院蔣端維介紹了PET/CT設備質控的各個方面,包括質控的目的、實施、個性化管理和設備檔案的執行,以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圖像質量。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何孫章專注于骨顯像中的偽影問題,提供了偽影的識別方法和解決方案,以優化成像結果和診斷效能。重慶市榮昌區人民醫院王裕探討了降低SPECT顯像劑外滲發生率的策略,包括原因分析、目標設定和對策擬定,以提升圖像質量和減少患者負擔。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雷明分析了影響TSH檢測結果的各種干擾因素,包括內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并討論了相應的處理方法。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佳介紹了68Ga-Pentixafor PET/CT顯像技術,包括其分子結構、制備流程、質量控制和顯像流程,突出其在精準診斷和靶向治療中的潛力。重慶市銅梁區人民醫院王賓琳分析了一個因基質效應導致CA199室內質控失控的案例,討論了基質效應的定義、評估方法和應對策略。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何靜探討了核醫學技師在腎動態顯像質量控制中的關鍵作用,包括預約、患者準備、注射、圖像采集和后處理等環節。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銳展示了68Ga-FAPI PET/CT顯像的全流程質量控制,包括設備、藥物、流程和圖像,以確保顯像的準確性和患者的安全。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橋醫院)廖延,概述了前列腺PET-MR掃描的規范化流程,包括檢查前的準備、顯像劑注射、成像時間控制、患者擺位和掃描序列選擇,以獲得最佳的診斷圖像質量。最終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何靜技師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佳技師共同斬獲第一名。競賽頒獎儀式在12月21日召開的重慶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上隆重舉行,決賽的專家評委們親自為各位選手頒發獲獎證書,這不僅是對核醫學技術人員專業技能的認可,也是對他們在核醫學技術領域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的肯定。
黃定德教授、龐華教授分別在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和大會總結發言中對本次核醫學技術專項競賽予以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此次重慶核醫學年會中的一大亮點,表示這樣的競賽活動對于提升核醫學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激發創新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競賽繼續傳承下去,成為推動核醫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
此次競賽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核醫學技術人員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也為推動核醫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競賽的圓滿結束,期待更多優秀的核醫學技術人才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將競賽中所學、所感、所悟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核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