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臨床試驗中,F-18 FAPI-04放射性示蹤劑在識別胰腺導管腺癌(PDAC)患者的原發性腫瘤、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方面的表現優于F-18 FDG。中國浙江大學梁廷波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研究結果表明,F-18 FAPI-04 PET/CT為識別這些患者的惡性腫瘤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該小組寫道:“在未來,F-18 FAPI-04 PET/CT可能在PDAC的實際臨床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根據作者的說法,F-18 FDG是最廣泛使用的癌癥PET成像放射性示蹤劑,但其對疑似PDAC的檢測和分期的有效性仍有爭議,研究表明其靈敏度范圍為73%至94%。
相反,FAPI放射性示蹤劑已經被開發出來,用于靶向腫瘤中的特定受體。當用鎵-68 (Ga-68)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時,這些示蹤劑在PDAC患者中顯示出應用前景。研究人員解釋說,盡管如此,這些Ga-68示蹤劑的半衰期很短。初步研究表明,用F-18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FAPI示蹤劑半衰期更長,因此可以以相對更低的成本運送到更遠的距離。
此外,他們補充說,PDAC是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之一,但F-18 FAPI-04相對于F-18 FDG的優勢尚未在PDAC患者中進行系統評估。
為此,該小組在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間在其醫院招募了62名確診的PDAC患者。患者在入組時同時接受了F-18 FAPI-04 PET/CT和F-18 FDG- PET/CT檢查。全身治療后,根據標準每兩個月評估一次療效,并根據臨床、病理和所有影像學數據確定最終臨床分期。
圖示為代表性患者(A和B)中使用兩種放射性示蹤劑獲得的原發腫瘤的典型PET(上)、PET/CT(中)以及CT和MR(下)圖像。腫瘤用箭頭標出。DWI =彌散加權成像。圖片由《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提供。
根據調查結果,F-18 FAPI-04 PET/CT識別了所有PDAC患者,而F-18 FDG-PET/CT漏診1例。原發性腫瘤 (10.63比2.87,p < 0.0001)、淋巴結轉移(2.9比1.43,p < 0.0001)和遠處轉移(肝臟,6.11比3.1,p = 0.002;腹膜,4.7 vs. 2.08,p = 0.015)中,F-18 FAPI-04示蹤劑攝取均高于F-18 FDG。
此外,作者指出,與F-18 FDG-PET/CT相比,14例患者因F-18 FAPI-04 PET/CT掃描致腫瘤分期升級,1例患者腫瘤分期降級。
“我們的結果表明,F-18 FAPI-04 PET/CT在檢測原發性和轉移性病變方面明顯優于F-18 FDG- PET/CT,”研究人員寫道。
作者寫道,最終,基于影像評估的診斷和正確分期對于腫瘤患者的治療方案選擇至關重要,為此,F-18 FAPI-04 PET/CT在PDAC患者中顯示出應用前景。
他們指出,未來的研究將分析F-18 FAPI-04示蹤劑攝取與患者接受治療后生存結果的相關性,這超出了本試驗的范圍。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F-18 FAPI-04的預后價值,”該小組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