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最近分享了代謝成像如何幫助指導胰腺癌患者的治療決策。
在9月份的《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雜志》上,專家們分享了如何使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F-18脫氧葡萄糖(FDG)示蹤劑來評估患者對新輔助化療的反應。重要的是,這種客觀分析發生在臨界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侵入性手術之前,該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Ajit H. Goenka博士解釋說,他與梅奧診所綜合癌癥中心合作。
Goenka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因為我們打算使用術前化療來造福胰腺癌患者,我們需要確保治療正在做我們認為它正在做的事情——殺死腫瘤,在復雜的手術切除之前,我們必須通過客觀地顯示治療效果來“無害化”。"
Goenka繼續解釋說,這些患者的FDG-PET掃描使臨床醫生能夠確定腫瘤是否仍然存活,因此在成像后做出治療決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研究共包括202名邊緣可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每名患者均接受了mFOLFIRINOX或gemcitabine/nab-paclitaxel化療。根據患者的FDG-PET掃描,主要代謝反應與主要病理反應相關。無論患者的生化反應如何(通過CA 19-9水平測量),這一發現都是一致的,但觀察到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具有更好的預測價值。
密歇根大學羅格爾癌癥中心放射學家Mahmoud M. Al-Hawary博士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解釋說,FDG-PET為提供者提供了比CT和MRI更詳細的信息,CT和MRI是目前化療前胰腺癌分期的標準。Al-Hawary指出,很難區分疤痕組織和存活腫瘤,因為它們在傳統的CT和MRI檢查中看起來相似。
Al-Hawary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需要一種不同類型的成像,一種不是基于大小或形狀,而是基于腫瘤功能和生存能力的其他指標,以改善目前使用的有限臨床標記。”PET成像可以通過顯示腫瘤活動的存在或不存在來提供這種功能信息,這已被廣泛證明可以預測各種實體瘤的腫瘤反應。
雖然這項工作的結果對胰腺癌的未來治療很有希望,但研究人員表示,仍然需要在更多的隊列和多個機構進行額外的研究,以確認這些發現并微調未來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