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給人做B超,我們探傷工相當于給大機做B超。”5月7日,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工務大機段設備檢修車間的90后姑娘周莉一邊工作,一邊打趣地說道。
圖為周莉正在使用探傷儀器進行故障分析。何禮 攝
周莉是在成昆鐵路旁長大的孩子,從小在鐵路旁看著滾滾“鐵龍”長大的她,心中早已播下一顆“鐵路夢”的種子。
2014年,周莉從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進入成都工務大機段從事探傷工作,圓了她兒時的“鐵路夢”。
“我們的工作,是通過探傷儀‘透視’輪對內部,檢查出那些肉眼看不到的損傷點,以保證大機運行安全。”周莉自豪地說著從事的工作。
周莉在探傷崗位一干就是7年,從未出現過責任事故,被譽為“最美女探花”。
“當時我們一起分來的160人,只有22位女生,而22人里現在也只剩我一個在從事探傷工作。”周莉說。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全路大機檢修范圍內從事探傷工作的女性屈指可數,無損檢測是一門要求膽大心細、能承受住壓力并且耐得住性子的技術,肩上的責任也十分重大,但周莉堅持了下來。
列車的車輪無小事,只有具備高超的技能和豐富的經驗,才能做到準確判斷。周莉深有感觸地說:“大機輪對就好比大機的兩條腿,一點細微的疲勞裂紋都會造成行車事故,因此,探傷不能有半點的馬虎和僥幸心理。”
為了累積更多的探傷經驗,周莉遇到有疑問的探傷波形,就先把問題輪對放一邊,等把手頭任務完成了,再慢慢琢磨波形,總結其變化規律和波形特征,確定原因。
周莉采取多種探測方式,用不同角度的探頭對可疑處進行確認,不誤判、不浪費每一件產品,也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下一工序。周莉說“實踐經驗最寶貴,即使辛苦點,也值得。”
經過長期的探傷實踐,周莉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探傷經驗:睜大眼睛找聚點、用手觸摸判故障、看清磁粉聚集處、用心體會故障源、嫌疑輪對多復探、尋找規律少誤判。
2016年,周莉取得磁粉探傷二級證,2019年又取得了超聲波探傷一級證書。
2022年,周莉與同事共同完成了大型磁粉探傷可變高度夾持工裝工藝的改進,這個方法能極大的增強輪對夾持的適配度,大大的縮短了生產周期,同時減少了勞動強度,可讓一人完成兩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2年春運期間大機設備冬季集中修,由于疫情的緣故,回段檢修的大機大幅增多,在車多人少情況下,為了不影響檢修進度,周莉主動放棄節假日,投入到緊張的探傷檢查中。整個冬季集中修期間周莉個人累計探測104余個車鉤,100余根傳動軸,發現傷損20余處,參與車軸超聲波探傷輪對200余根,并發現DC-32K車輪對傷損一處,基礎制動配件探傷1000余件,判廢配件10余件,圓滿完成了集中修期間探傷任務。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作為90后班組長,為了讓職工對相關文件精神、技術規章制度、政治理論知識學得懂、聽得進,周莉總是先行學習消化,堅持每天班前為職工講安全“小故事”,用生動鮮活的事例,講明違反規章制度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及后果。
為了幫助大家將“要我安全”的思想觀念轉變為“我要安全”,周莉定期組織班組職工開展安全生產學習交流活動,對勞動安全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講解,把自己學到的安全知識分享給大家,鼓勵班組職工對其學習內容進行交流互動,讓安全意識在職工們心里落地生根。
在周莉帶領下,班組擰成一股繩,大家的業務素質穩步提升,近4年探傷工區年均發現典型故障100余件,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安全堡壘。“能讓每列大機安全出行,我們的辛苦就沒有白費。”周莉開心地說道。
7年時間,周莉從一名剛出校門的新手小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工班長,她先后獲得段先進工作者、成都局集團公司第五屆“成鐵好青年”稱號、集團公司先進女職工等榮譽。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走得堅實有力,七年來始終以堅定的信念,扛起了責任和擔當,干出了大機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