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清甜多汁,色彩艷麗誘人,不僅食用價值高,而且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如具有清火解熱、生津止渴、利尿止瀉等藥理作用,具有治病、防病、防癌等食療功能,但草莓采摘后水分蒸騰散失快,且易受細菌微生物侵害,因而草莓采摘后不易貯存。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草莓采摘后的貯存技術——輻照保鮮。
首先草莓采摘前要做一定的處理,用 0.1%~0.5%的氯化鈣溶液噴施果實,或在采收后用氯化鈣溶液浸果,可抑制草莓軟化,提高草莓抗損傷的能力。采收的成熟度要根據品種、用途和銷售市場的遠近等條件綜合考慮,一般在草莓表面 3/4 顏色變紅時采收為宜。采收時先剔除病、劣果,同時注意摘果時要連同花萼自果柄處摘下,要避免手指與果實的接觸,不要翻動果實,以免碰傷果皮。
采收之后的草莓在進行預冷之后應立即送進冷庫貯藏,進行輻照保鮮。
草莓經輻射處理后具有良好的保鮮效果,有利于草莓的防腐保鮮。輻射常用的射線有α、β、γ射線。其中γ射線穿透力強、能量大,適用于果蔬的內部殺菌。草莓經γ射線輻照后再置于4℃低溫下冷藏,其細菌總數、霉菌數、酵母菌數均有所降低。在冷藏期間,微生物增長緩慢。草莓保鮮的最佳劑量為2.5~3.5 kGy,草莓經過輻照,可降低果實中微生物的含量,延長保鮮時間,并能保持草莓良好的品質。此外,短波紫外線輻照也能減輕草莓貯藏期間的病害,達到延緩后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