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眾擔心,這樣生產的口罩上面會殘留放射性射線或放射性物質嗎?
這要從輻照滅菌的原理說起。輻射照射的方法進行滅菌,實際是核能的一種民用利用方式,它通過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X射線或放射性同位素(例如鈷-60)產生的γ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使被輻照產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組成發生變化,從而達到殺蟲、消毒滅菌、保鮮、合成及改性等目的,一般在10-30秒左右就能完成。
口罩主要是碳、氫、氧化合物,這些元素是很難活化的,碳、氧兩種元素在輻照時發生光核反應的閾值能量大約分別是18MeV、16MeV,而一般輻照殺菌用的鈷-60,其γ射線能量為1.3325MeV和1.1732MeV,遠小于能夠讓碳、氧活化的能量,顯然沒法讓碳、氧活化。
口罩鼻夾處可能有鐵、鋁等金屬元素,活化會相對容易一些,但是他們受輻照活化后產物的半衰期一般比較短(幾分鐘到幾小時),所以也沒有什么問題。
因此,用輻照方式滅菌的口罩是安全的,這種直面人類呼吸道的產品,其放射性指標一定遠遠低于食品安全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