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二十國集團(G20)合作開辟新局面,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能源轉型會議期間,國際原子能機構與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南非電力和能源部聯合舉辦會外活動,發布探討非洲核電潛力的新出版物。此時,二十國集團正在南非探索清潔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選擇。
去年巴西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時,國際原子能機構首次作為受邀組織參與其中。此次南非擔任主席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再次與這一世界最大經濟集團合作推進核電工作。
南非是目前非洲唯一擁有核電的國家,其科貝赫核電站有兩臺機組,可提供近兩千兆瓦發電量。當前,化石燃料在非洲能源生產中占主導地位,電力產量70%以上依賴化石燃料,但整個非洲大陸對核電熱情高漲。
南非在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期間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重點關注非洲核電新建項目實施。鑒于非洲對電網基礎設施的需求,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備受關注。南非礦產資源和能源部核能副總干事齊扎梅勒·姆班博稱,隨著從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轉變,SMR能滿足更廣泛用戶和應用的靈活發電需求,全球對其興趣日益濃厚。
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有意將核能納入能源結構。埃及正在建造首座核電站,加納和肯尼亞等國正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建設啟動核能項目的必要基礎設施。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預測顯示,理想情況下,到2050年非洲核能裝機容量將增長10倍,即便保守估計也將增長5倍。
該出版物概述了非洲大陸當前能源格局,強調利用核電解決約5億人日常缺電問題的前景,深入探討了部署足夠核電滿足非洲大陸巨大能源需求的方法,強調應對融資挑戰、實施政府支持政策及采取區域性核電發展方案的重要性,并介紹了原子能機構在這些領域的支持。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電技術發展科科長弗雷德里克·雷茨馬表示,獲得核能等可靠低碳能源,能讓非洲進一步探索自然資源,為鈾等資源帶來效益和價值,核電計劃及相關供應鏈發展能推動工業增長和先進技術發展。
出版物還探討了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在非洲的重要作用,強調其適合非洲相對小型電網且資本成本較低的優勢。鈾礦開采也被視為非洲大陸的重要增長機遇,目前全球十大鈾生產國中有三個在非洲,分別是納米比亞、尼日爾和南非。
電力研究院(EPRI)核能創新、量子技術和國際發展首席負責人Emma Wong在發布會上表示,像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非洲核能展望》這類資源,對解決區域資源擴張問題并為各大洲發展提供參考至關重要,共同利用資源可擴大全球努力的價值,為社會帶來能源豐富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
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秘書處負責人Jean - François Gagné稱,CEM提供值得信賴且包容的平臺,各國可在此就核能機遇和挑戰進行對話并推進務實合作。CEM支持各國政府推進核能發展目標,在非洲,CEM NICE未來倡議積極與加納和肯尼亞等國合作,探索核能在清潔能源轉型中的潛在作用,還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密切合作促進國際合作和知識交流。
展望未來,國際原子能機構正準備參與定于10月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能源轉型部長級會議,目前正在編寫一份關于煤電向核電轉型的出版物,涵蓋原煤電廠轉換為核電廠的經濟效益及轉型技術方面,預計在會議召開前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