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的葉克強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名為F0502B的有前途的化合物,用于α-Syn的成像,協助診斷突觸核蛋白病變。
這項研究于7月7日發表在《細胞》雜志上。
研究人員發現,在猴子PD模型中,當用[18F]標記時,F0502B以高親和力特異性結合到α-Syn原纖維上,將其與Aβ(β-淀粉樣蛋白)和Tau(微管相關蛋白)原纖維區分開來。
猴子模型的PET成像顯示[18F]-F0502B特異性檢測到α-Syn聚集。聚集的α-Syn水平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從而導致PET特異性結合信號的升高。
F0502B具有一定的化學和藥理特性,包括通過血腦屏障的高滲透性,從正常腦組織和血液中快速清除,以及對靶標的高親和力結合和選擇性,可以作為神經成像放射性示蹤劑。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葉克強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F0502B通過選擇性地與聚集的α-Syn結合,起到了特異性PET示蹤劑的作用。這可以增強我們對疾病進展的了解,并有可能促進臨床試驗中的療效監測。”
F0502B的發現代表了一種很有前途的先導化合物,在突觸核蛋白病中顯像聚集神經細胞突觸核蛋白α-Syn(圖片由葉克強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