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核醫學研究人員基于標準的F-18 FDG-PET/CT掃描建立了該模型,報告指出,該模型顯示了患者PD-L1蛋白表達的階段,這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治療的“靶點”。文中寫道,這將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會對該ICI藥物產生反應,盡管它比較昂貴,但可以提供主要的臨床益處。
該研究小組寫道:“開發一種新的無創、準確的放射組學方法來評估PD-L1表達水平,并預測和篩選將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PD-L1是一種在腫瘤上表達的蛋白質,作為一種“檢查點”,阻止身體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作者寫道,ICI療法是為了重新激活T細胞而開發的,否則T細胞將被抑制,它已經改變了早期NSCLC患者的前景。
然而,他們指出,目前,PD-L1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組化(IHC),需要進行侵入性活檢和腫瘤組織檢測,不能動態反映PD-L1的表達狀態。因此,在這項研究中,該小組旨在開發和評估基于PD-L1表達的F-18 FDG-PET/CT成像特征的放射組學模型的預測能力。
研究人員分析了334例在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間接受PET/CT檢查的NSCLC患者的數據。他們使用標準軟件提取了PD-L1表達的63個PET和61個CT特征,然后使用最小絕對收縮和選擇算子(LASSO)算法從233名患者中選擇最具預測性的特征。
研究作者在101名患者的驗證組中測試了三種模型:放射組學模型、臨床模型和聯合模型。他們根據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UC)評估了每個模型的性能。
研究表明,放射組學模型在預測NSCLC患者PD-L1的不同表達狀態方面表現出良好的性能,其預測性能與聯合模型的預測性能相似。
使用F-18 FDG-PET/CT放射組學預測NSCLC患者PD-L1表達狀態(n = 101)
作者寫道,與臨床模型不同,預測NSCLC患者PD-L1表達的放射組學模型是非侵入性的,可以實時反映患者腫瘤中PD-L1的變化。此外,他們補充道,放射組學可以在分子和細胞水平進行腫瘤的功能成像,反映腫瘤病變中PD-L1的整體表達。
該小組總結道:“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將對PD-L1表達進行更詳細的分層,并努力為臨床實踐提供更準確和詳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