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最怕三大“武器”: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療就是大家常說的“照光”,這個“光”可不一般,它能“殺滅”腫瘤細胞,還可以“保護”正常組織。
你別小瞧放療這束“光”,它可真的不一般。這束“光”是“殺傷力”極強的放射線,它能殺死癌細胞使腫瘤縮小或消失來治療腫瘤,是一種有效的腫瘤局部治療手段。放療一般在局部發生作用,常規放療往往需要一個多月時間,通過每周一到周五的連續放療,積累起可以殺傷腫瘤的射線“能量”,從而達到“摧毀”腫瘤的目標。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在55%可治愈的惡性腫瘤中,27%可通過手術治愈,22%可通過放療治愈,6%可通過化療治愈。鼻咽癌、部分食管癌等多個瘤種,可通過以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可得到治愈或長期生存的可能。早期鼻咽癌放療后治愈率高達90%。
放療作為綜合治療的重要一環,它不僅能直接治愈一些對放療極其敏感的腫瘤,也可以通過術前的新輔助放療技術,給乳腺癌患者實現保留乳房,為腸癌患者縮小病灶,進而實現保留肛門的手術機會。
在精準腫瘤治療時代,“放療+免疫治療”這種傳統療法與前沿科技“聯姻”的新策略,可有效激活遠隔效應等獨特作用創造生命的奇跡。隨著放療技術精進,近年來,放療朝著治療更強,副反應更小的方向不斷前進。
作為上海市腫瘤放療臨床醫學中心、放射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放療質控中心掛靠單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在軟硬件方面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先進的“速鋒刀”技術能夠在短短幾次放療中,較好的摧毀體積較小的病灶;“All in One”一站式人工智能放療技術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放療計劃的精確制定。中心日常每天有超過1500位病人接受以“調強放療”為代表的精準放療,實現腫瘤細胞“快、準、狠”的精準打擊。
臨床中,我們會發現一些患者因一時的放療副作用放棄治療,做了一名抗癌路上的“逃兵”,這在我們看來是很可惜的。醫生會第一時間給予對癥處理這些副作用,患者切不能因暫時的放療副反應放棄治療。大部分正常組織所受的放射損傷在放療結束后會逐漸恢復,慢性副作用則發生在治療結束后的數月甚至數年。所產生的副作用取決于接受放療的部位,每次給予的劑量,總的劑量,病人的總體身體狀況,以及其他同時給予的治療。出現這些副作用的情況也是因人而異、因病不同。一般而言,這種副作用都能在醫生和患者的密切隨訪及治療過程中,第一時間獲得解決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