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技術網訊:“目前大家鑒別食品真偽,可能會看商標、或者掃碼,但這些也是可以偽造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司長梁劬表示,唯一不能偽造的就是食品本身,利用核技術鑒別食品真偽以及產地來源的技術,稱為“指紋分析技術”。以鑒別茅臺酒為例,取一滴茅臺酒就能鑒別其是不是茅臺鎮產的。梁劬表示,該技術主要利用不同食品中氧原子和碳原子的中子數特征性,來鑒別其真偽和產地。而這樣的“指紋”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出現一樣的概率幾乎為零。如果有了像公安局一樣的指紋庫,有了全國各地“水的指紋庫”,也就是水中氧原子的中子數特征性。那么利用“指紋分析技術”不光可以判斷一瓶茅臺酒的真偽,同時無論真假,還可以知道其產地。
目前這一技術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已經開始應用。“未來,消費者可能花幾百塊錢買個儀器,就能鑒別所有的食品”。
真偽鑒別聽上去還是有點遠?接下來這個例子,就真是零距離了——它就是泡椒鳳爪。梁劬表示,目前,泡椒鳳爪保鮮滅菌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了核技術的輻照。輻照既達到了滅菌的目的,同時又沒有破壞鳳爪吃起來很有韌性的口感。同時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食品輻照是一種安全有效的
食品加工技術。
“四川是核技術運用于食品的搖籃之一。”梁劬表示,輻照食品方面,四川處于領先地位。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等都為和平利用核技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除了泡椒鳳爪,泡菜也曾出現菌落數檢測不合格的問題。而通過輻照,在安全范圍內,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輻照滅菌,需不需要擔心放射性?事實上,輻照是用鈷-60等放射性核素照射糧食、蔬果、肉類以及醫療器械等,以達到徹底消滅微生物,防止病蟲害的目的。
據報道,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標準中,任何食品當其總體平均吸收劑量不超過10kGy時,沒有毒理學危險。只要嚴格控制好劑量,輻照食品和新鮮食品沒有差別,反而更加干凈。
(中國核技術網 責任編輯:蘇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