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印發《關于疫情期間執行<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范(臨時)>的通知》。目前,我國國標醫用防護服大多采用環氧乙烷滅菌,需要7-14天時間,根據《應急規范》采用輻射滅菌技術則將這個時間縮短到1天以內。
不要恐懼:輻照就是曬太陽
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體,有溫度的物體,包括我們人體,都在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而這種傳遞能量的方式就叫輻射。
簡單來說,輻照的過程,就像是在太陽下曬被子,通過紫外線殺菌消毒。
輻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從電視、手機、電腦、電磁爐和微波爐,這些設備和設施都會產生電磁輻射。
提起輻射,人們一般會聯想到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輻射,或者手機、家用電器等電磁輻射,這種片面的理解會使人們從心底抵觸或對輻射產生恐懼。其實不然,有效利用同位素和輻射技術,將會為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提供優質的保障。
當把這些能量作用于目標微生物,使其受到不可恢復的損失和破壞,達到殺菌的目標,這種加工技術稱為輻射加工技術。
國際公認:輻照滅菌綠色安全
由γ射線或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高能電子束照射可作用于微生物細菌或病原體,達到一定的劑量就可以全部將它們殺死,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
這一技術已被廣泛用于工業生產中的材料改性、新材料制備、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用品滅菌和食品保鮮等。輻照滅菌具有常溫、無損傷、無殘毒、環保、能耗低、運行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高、適應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等特點。
輻照加工技術是同位素與輻射技術應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50年代美國強生公司首先將輻射技術用于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之后利用輻射技術處理一次性醫療器械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輻照技術也大量用于食品保藏,達到有效延長貨架期,殺蟲等效果。
在此時期還發現,輻照處理的外科用羊腸縫合線消毒滅菌效果可靠,得到醫學界的贊賞,開創了輻射消毒衛生醫療用品的新方法。之后,輻射加工發展迅速。
醫療衛生健康領域是輻照技術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尤其是醫療用的消毒滅菌。目前歐美國家超過40%的醫療用品采用輻照技術消毒滅菌,而在我國僅占到10%左右。輻照滅菌技術是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先進、綠色技術。目前這種方式在我國正在被推廣中。
放心使用:輻照產品不會有輻射殘留
醫療用品輻射消毒滅菌
主要是指在常溫常壓下對包裝好的一次性醫療用品、衛生用品、手術器械、醫用敷料等利用輻射加工裝置進行輻照,從而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
輻射消毒滅菌法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在常溫、常壓下進行處理,節約能源,無污染,可以大批量處理,并且易于控制。
由于其獨特的高效、無殘留、可在包裝后進行消毒滅菌處理,避免二次污染。常規的高溫高壓消毒滅菌耗時耗能,環氧乙烷滅菌破壞環境。
食品的輻照
是利用射線照射食品,達到滅菌、殺蟲,或抑制鮮活食品的生命活動,從而達到防霉、防腐、延長食品貨架期或保鮮目的。
食品會因為細菌和霉菌的作用而很快腐敗。高能射線能破壞微生物細胞核內的DNA,生成的活性粒子也會對細菌造成殺傷,所以輻射法可以有效地對這類食品進行滅菌處理,延長它們的保存期。
輻照過的產品安全嗎
關于輻照殺菌,普通民眾最擔心就是被輻照后的產品會不會有輻射殘留。輻照產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
首先,輻照后本身不會導致輻射有殘留。Co60作為輻照源,衰變時釋放的能量偏低,很難引發活化。
其次,FAO、IAEA和WHO聯合專家委員會得出結論,任何產品輻照總平均劑量達10kGy水平時,不具有毒理學上的危害性,這樣處理的產品毋需進行毒理學檢查。用10kGy劑量輻照過的食品,不會引起特殊的營養或微生物問題。因此,輻照產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
射線輻照有殘留嗎
放射性物質——Co-60被密封在雙層不銹鋼包殼內,并固定在鈷源源架上,而產品則裝載在專用輻照容器內,貨箱只在固定的軌道上運行,鈷源板和輻照容器之間有一定距離,產品只是受到射線的穿透輻照,不會與放射性物質直接接觸,故不會被放射性物質污染。
就誘發感生放射性而言,誘發感生放射性即因輻射引起產品的構成元素變成放射性元素問題,事實上,用于產品輻照加工中使用的Co-60?射線的能量只有1.17MeV和1.33MeV,其平均能量為1.25MeV,研究表明,要使構成物質的主要元素C(碳)、O(氧)、N(氮)、P(磷)、S(硫)等變成放射性核素至少需要超過10Mev以上的高能射線照射,Co-60?射線的能力遠低于產品中可能誘發放射性的能量閥值,不會產生誘發性發生核素及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