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在我國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對其進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18F]FDG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腫瘤PET顯像劑(占正電子腫瘤顯像劑的90%以上),但其昂貴的診斷費用以及供應地域受限等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因此,研制一種性能良好、制備簡便且價格低廉的新型腫瘤SPECT顯像劑意義重大,也是國際放射性藥物研發領域的重點前沿課題。由于99mTc可通過商業化的99Mo-99mTc發生器獲得,99mTc標記藥物可通過藥盒化制備,克服了[18F]FDG依賴加速器和價格昂貴的缺點,用其進行腫瘤診斷費用遠低于[18F]FDG ,有望極大減輕國家和人民的醫療負擔。
張俊波教授團隊圍繞99mTc標記葡萄糖類衍生物用作腫瘤SPECT顯像劑開展了系列創新性工作,采取產學研模式把放射性藥物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可供醫院應用的商品化藥盒,依托化學學院醫藥創新平臺——北京師宏藥業有限公司,最終篩選出新型腫瘤分子探針99mTc-CNDG。該藥為原創新藥,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還申請了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多國專利,并獲得了北京市科技重大專項(G20工程醫藥產業創新研發項目)資助。該產品成功獲得臨床批件,標志著北京師范大學在放射性藥物領域的研發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研究團隊將繼續努力,滿足腫瘤核醫學診斷需求并顯著降低患者用藥成本,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