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到底是什么?其實輻射就是能量,可以通過各種介質以波動或者粒子的形式傳播。我們比較熟悉的,X 射線,有輻射;一般人都不熟悉的,可見光、聲音,也有輻射。不是所有的輻射都對人體有害。
輻射能達到什么效果,也得看它帶了多少能量。
按照能量的多少,輻射大體上能分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后者也有叫電磁輻射的。這兩者相比,電離輻射攜帶的能量更多、波長更短、頻率更高,能夠在分子和原子級別上實現「打擊」,讓電子離開原有的運行軌道,也就是「電」、「離」了。非電離輻射就遠沒有這么大能耐。
顯然,只有電離輻射才有「作惡」的本錢。
當然電離輻射那就不太常見了,比如伽馬射線、X 射線、被大氣層攔在地球之外的遠紫外線都算。而我們常識中的各種輻射源,微波爐、手機、電腦,通通是非電離輻射,不危險。除了部分工作特殊,需要長時間接觸電離輻射的人之外,普通人沒必要防輻射如防賊。
像大家目前對醫院放射科拍胸片、做CT都比較了解,都能接受。事實上,放療用的X射線跟普放的X射線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直接的差別只不過能量大小不一樣而已。
假如普放的X射線是一支步槍的話,放療的X射線就是一門大炮。
不管是步槍也好,還是大炮也好,只要不隨意開槍或開炮,或者不在其射程之內,都是沒有危害性的。
所謂的射程,在醫院放射科和放療中心,射線都被墻壁所限制。尤其是放療室的墻壁,常規混泥土材料足足有2米厚,完全把射線鎖在治療室這個鐵籠里了。
電離輻射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它能夠在分子水平上搞破壞,對于活細胞來說,如果DNA受到嚴重損傷,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而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最大的一點不同就是它旺盛的生長能力。癌細胞幾乎是可以無限增殖的,只要能夠攝取到足夠的能量,它就會一直不停地長大、分裂,永遠處于活躍的細胞周期當中。這個時候,細胞的基因組是比平時更加脆弱的,也就是說,在同樣的電離輻射之下,癌細胞會比正常細胞死得更快。
利用這一點,只要對照射的時間和劑量進行控制,那么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細胞的情況下消滅癌細胞了。科學家也想了一些很聰明的辦法來降低損傷,比如從不同的角度射入幾條射線,讓它們在腫瘤的位置交匯,這樣就只有腫瘤周圍輻射強度特別高了。
精準放療時代,治療更安全
隨著科技的進步,放療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的二維普放,到三維適形放療,以及現在的調強放療技術、立體定向放療,邁入了精準治療的時代。
精準放療由于具有精確的特點,可以精確地計算腫瘤靶區的劑量,避免了靶區漏照,保證了治療效果,同時,能精確計算周圍組織器官的照射劑量,能很好地控制其劑量在可接受范圍內,降低了放療的反應和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