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標準GB1852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輻照加工衛生規范》中規定了食品輻照的定義:利用電離輻射在食品中產生的輻射化學與輻射生物學效應而達到抑制發芽、延遲或促進成熟、殺蟲、殺菌、滅菌和防腐等目的的輻照過程。每種食品都有不同的輻照劑量標準,只要執行合理的劑量標準,輻照食品中的營養物質幾乎不會受到破壞。在蒸煮、煎炒等烹調過程中極易破壞失效的生育酚和硒,輻照處理后保留率可高達90%以上。 國際上關于食品輻照安全性論證和試驗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經過長期的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證明,在一定劑量照射下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不產生放射性和有毒物質,對營養價值沒有影響。
總結來說,符合規定的輻照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安全性都是很有保障的,可以按需要選購。目前人類輻照食品相對較少,寵物食品居多。關于營養成分是否全面,建議參考食物包裝上的配料表(一般即使加工有損失,也會按配方進行一定的再添加)。
基于果蔬原料的食品3D打印技術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