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與南縣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簽約暨航天搭載種子返回交接儀式在南縣舉行。
交接現場
交接儀式上,南縣人民政府與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再次簽訂新的戰略合作協議,開啟新的院地攜手之旅。同時,縣委副書記、縣長鐘劍波將裝有2千克“南洲香2號”“南洲香3號”南縣稻蝦米專用品種航天種子 和公證書的交接箱交付給了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周政,南縣稻蝦米品種研發全面進入“航天+”時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兼)、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益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訊等參加交接儀式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詹宇祥主持交接儀式。
2024年9月27日,南縣稻蝦米專用品種繼登上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后,再次進行“太空歷練”。南縣稻蝦米專用新品種“南洲香2號”和“南洲香3號”隨實踐十九號衛星進入太空,每個品種搭載了1000克,共2000克 ;在14天的太空之旅中,南縣稻蝦米專用品種種子歷經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太空環境的淬煉,采擷宇宙之精華,為進一步開展航天科研育種打下了基礎。糧安天下,種筑基石。一粒種、一顆芯。生物種子航天搭載試驗是水稻育種的一項重要技術,相比傳統育種技術,該技術突變頻率高、范圍廣,有望在短時間內創制出高產、優質、抗病等優良種質資源,是獲得農作物優良品種資源的重要途徑。在第一次太空育種試驗中,科研人員發現了很多的優勢變異植株,其中谷粒變長、稻稈增粗等具有應用價值的變異單株達到了52株。 此次“南洲香2號”和“南洲香3號”再次進行航天搭載試驗,將助力南縣篩選出品質更優、抗性更強的南洲香4號、南洲香5號等系列品種 ,為南縣稻蝦產業騰飛,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彰顯出糧食生產大縣的責任和擔當。
現場,南縣人民政府與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簽訂新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航空育種科研攻關,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不斷攻克種業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助力南縣打造“育種、擴繁、推廣”的現代種業體系、建成全省最大的稻蝦種質資源基地,攜手打造院地合作、協同創新、成果轉化的新高地。
簽約現場
鐘劍波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與省農科院在種質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將為南縣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合作樹立更高標桿、加快推動選育南縣稻蝦米專用品種取得新突破、為南縣稻蝦產業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希望省農科院能放大南縣稻蝦產業優勢,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和高端人才向南縣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助力南縣稻蝦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南縣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加速邁進。同時,期待雙方能夠加強有效對接,通過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動合作協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