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一場關于“核電站連續運行制度是否合適?”的政策研討會在韓國國會大廈第一會議室舉行,該研討會由韓國人民力量黨議員樸正權主持。會上,多位專家與行業代表就當前核電站連續運行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
“核電站連續運行制度是否合適?”參加政策研討會的嘉賓合影留念
檀國大學的文柱賢教授在發言中指出,核電站的持續經營需要經歷兩個許可程序,即定期安全評估和經營變更許可,這可能導致持續經營審查期的延長。文教授認為,應整合復雜且重疊的評價標準,以合理化持續運行評價標準和審查制度。
Joo-Hyeon Moon教授同樣表示,韓國在核電站許可證到期前5至10年便開始申請繼續運行,但過程中需經歷多項審查,包括KHNP自身六個月的安全和經濟可行性評估、董事會決議、定期安全評估報告(PSR)的提交與審核等。PSR審核最多需要18個月,再加上運營變更許可證的審核,使得整個流程耗時較長。Moon教授強調,即使獲得連續經營許可證,由于設施改造等原因,也無法確保完整的10年連續經營期。以月城1號機組為例,更換壓力管總共花費了7年時間。
針對這一問題,Moon教授提出了三項改進措施:將連續運行申請期限改為設計壽命期滿前的20年;完善制度,使運營商可以選擇10年至20年之間的連續運行期;持續運行許可后繼續計算行駛周期。他認為,連續運行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但必須通過保證工期來提高持續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可行性。
韓國水力核電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所長金昌賢也指出,核電站繼續運行將大大提高安全性,但現有的PSR和運營變更許可審查制度導致審查周期較長,且設施改善后的運營暫停不可避免。金所長建議調整連續運行申請期限,將定期安全評價與運行變更許可制度分開,并盡早啟動連續運行設施改進。
此外,韓國原子能產業協會核電站產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樸元錫強調,合理的連續運行系統可以降低電價,并呼吁通過修改原法的施行條例來完善連續運行制度。首爾國立大學核能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樸尚德則譴責了反對黨對持續運行的政治干擾,并指出全球已有大量核電站獲準或正在持續運行。
此外,高級研究員Park Sang-deok補充說,輻射環境影響評估目前正在運營商韓國水力與核電公司的領導下進行,但應該重組系統,以便核安全保障委員會必須首先對輻射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審查,然后向居民公布結果。
針對核工業界的批評,核安全保障委員會安全政策部主任趙正雅表示,計劃今后調查是否存在不合理或不必要的規定并進行改進,努力合理改革連續運行期限、安全評價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