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山脈的列車,進入藍色反應堆中的金屬棒,核電如何使萬家燈火常明?偏僻山谷中“人造太陽”冉冉升起,它是否能托起人類未來能源的希望?歷經數十載歲月核技術又是如何滲入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1月15日、16日、22日21:48央視十套科教頻道CCTV10《解碼科技史》系列節目《國之核》將帶我們開啟探秘核能世界之旅《國之核》系列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與中國核學會聯合制作,共分三集播出。首集回顧了中國核電從無到強的光輝歷程,從秦山核電、大亞灣核電起步,到“華龍一號”等自主技術應用及第四代核電技術突破,展現了我國核電領域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創新的華麗蛻變。第二集講述了我國核聚變研究艱苦奮進的歷程,從李正武回國投身研究,再到“中國環流三號”“東方超環”突破及我國積極參與ITER計劃,凸顯了中國科學家們為實現核聚變能源夢想不懈努力的執著精神。第三集聚焦我國廣泛應用的核技術,從考古文物年代測定,到醫學早期疾病診斷,再到工業探傷,農業示蹤和安全檢測等多領域應用,多角度展示了核技術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改善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