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 imPACT 審查任務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走訪了全國各地提供癌癥治療的醫院和醫療機構,以評估現有的腫瘤治療能力和基礎設施。圖中,來自 MD Anderson 的 Arun Banu 與醫務人員討論腫瘤內科。(照片:M. Nobile/原子能機構)
近日,印度尼西亞衛生部長Budi Gunadi Sadikin在印度尼西亞國際癌癥會議上宣布了該國2024-2034年國家癌癥控制計劃。該計劃旨在降低癌癥發病率、提高存活率并改善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其制定過程中充分參考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工作組兩次訪問期間收集的結論和建議。
據悉,該計劃包括一項在印度尼西亞34個省份擴大放射治療和核醫學服務的行動計劃。這一行動計劃基于IAEA、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聯合開展的imPACT評估中專家確定的優先建議,以及2023年3月進行的早期IAEA工作組訪問結果。
Sadikin部長在會議開幕致辭中表示:“這項國家癌癥控制計劃有望協調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干預措施,共同應對癌癥挑戰。”他同時向支持制定這項國家戰略的所有利益相關方和合作伙伴表示感謝和贊賞。
imPACT評估是對一個國家癌癥控制能力和需求的全面評估,此次是印度尼西亞第二次進行此類評估。與會專家注意到,自2018年上一次評估以來,印度尼西亞已采取多項措施推進癌癥預防和控制工作。
宮頸癌是印度尼西亞的重點防治對象,占女性癌癥相關死亡人數的18%。為降低宮頸癌發病率,印度尼西亞已引入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并針對五六年級女孩進行接種。同時,該國還在全國范圍內擴大HPV檢測篩查,以加速消除宮頸癌的進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Partha Basu對此表示贊賞,并認為這些舉措將有助于實現消除宮頸癌的目標。
此外,兒童癌癥也是印度尼西亞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該國致力于實現全球兒童癌癥倡議的目標,即到2030年,六種常見兒童癌癥的存活率至少達到60%。為此,圣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等合作伙伴積極參與了7月的imPACT任務,幫助印度尼西亞應對兒童癌癥挑戰,并增加對癌癥兒童的早期診斷和護理。
在imPACT任務期間,還舉行了以南南合作為基礎的訪談和圓桌討論,加強了與印度塔塔紀念癌癥醫院等地區卓越中心的關系。印度尼西亞衛生部表示有興趣建立一個國家癌癥醫院網絡(GRID),并將就此與世界衛生組織東南亞區域辦事處(WHO SEARO)和塔塔紀念醫院進行后續討論。
IAEA駐印度尼西亞項目管理官員Petra Salama表示:“印度尼西亞在改善癌癥診斷和治療衛生服務方面已采取顯著措施。作為此次考察的一部分進行的全面審查為未來技術合作項目提供了寶貴信息。IAEA隨時準備支持印度尼西亞解決該國的癌癥負擔。”
此次印度尼西亞國際癌癥會議也是IAEA進一步與印度尼西亞主要利益相關者接觸、探索協同作用并展示其旗艦倡議“希望之光”的機會。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印度尼西亞有望在未來的癌癥控制工作中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