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NEA)
該儀器用于分析 0.5 至 400 納米(一納米是十億分之一米)之間的結構,可在納米尺度上進行材料科學研究、聚合物、軟物質、電化學、磁性系統和生物樣品等。
阿根廷中子束實驗室執行主任卡琳娜·皮爾保利(Karina Pierpauli)稱,此次抵達是“里程碑”,也是近年來“阿根廷與德國科技合作”的成果。
據阿根廷國家原子能委員會(CNEA)介紹,該儀器具有準直和探測系統,可提供各種實驗配置,探測管長16米,直徑1.5米,在高真空下運行。
CNEA 表示,阿根廷從申請在 BER-II 生命周期結束時托管該儀器的多個國家中脫穎而出,并將利用計劃于 2025 年建成的 RA-10 反應堆的中子束賦予其新的生命。 ,將產生。
該儀器于 2021 年和 2022 年在德國被仔細拆開,并記錄了每個步驟,以便可以在阿根廷埃塞薩原子中心 RA-10 旁邊建造的光束實驗室中重新組裝。冷組裝定于今年進行。
該設備的尺寸很大,需要使用八個集裝箱從漢堡用船運,然后再由卡車車隊運到新家。第九個裝有輻照部件的集裝箱已進行專門運輸,??預計下個月抵達。
7 月,CNEA 表示 RA-10(一座 30 MWt 開放池研究堆)已完成約 80%,預計將于 2025 年投入運行,并將取代同一地點的 RA-3 反應堆。這座 10 MWt 池式反應堆于 1967 年開始運行。RA-10 將用于生產醫用放射性同位素,CNEA 表示,阿根廷中子束實驗室“旨在利用源自反應堆堆芯的中子束進行科學和研究”。技術…… 此外,還將有一個材料測試實驗室來研究它們在輻照下的行為。 這包括燃料元件棒和板,還有用于第四代核反應堆的結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