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項全周期智慧化服務
實現“早篩”“早診”“早治”
2021年6月,國家八部委聯合發布《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 年)》(下稱《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發布的綱領性文件。
中國同輻致力于提供核醫學整體解決方案、放射治療整體解決方案,是中國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核技術應用龍頭企業。
為助力國家“一縣一科”發展戰略,中國同輻適時成立核醫學發展中心,打造領先的智慧核醫療全周期整體解決方案,提供涵蓋智慧科室規劃與設計、智慧化場地建設EPC、智慧化設備配套、放藥供應與智慧管理、三廢管理等9項全周期智慧化服務,助力分級診療,實現大病(腫瘤)不出縣,以及“早篩”“早診”“早治”。
四面開花
助力國家“一縣一科”戰略落地
2023年3月,中國同輻攜手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成立中國同輻智慧核醫療專項基金,旨在支持全國示范醫院的智慧核醫療項目落地轉化,為核醫療領域智慧科室建設、“一縣一科”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普教育、臨床培訓推廣和貧困患者診療救助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與此同時,中國同輻在北京協和醫院率先建立國家級智慧核醫療示范基地,這一舉措對進一步助推核醫學學科高質量發展和發展規劃落地有著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5月,中國同輻依據《四川省醫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藥物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攜手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四川省醫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藥物產業發展推進會—暨四川省核醫療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旨在共同打造貫穿“政產學研用”全流程的醫用同位素和放射性藥物產業聯盟和創新聯合體。圍繞《行動計劃》提出的五個方面19 項具體“硬舉措”,中國同輻將加快同位素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研創新能力建設,瞄準薄弱環節精準發力,推動形成醫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藥物產業新發展格局。
6月,中國同輻攜手浙江省13家醫療單位聯合成立“浙江省核素治療專科聯盟”。中國同輻作為聯盟理事單位,通過專科聯盟平臺共建,以核素治療作為發展切入點,拓展幫扶更多新設或升級核素治療的地市及縣域級醫院,樹立一批核素治療的示范單位,推動全省三級綜合醫院的核素治療普及和覆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臨床指南,資源共享、互幫互助、互利共贏,加快實現浙江省核素治療規范化和智慧化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
7月,在中核集團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簽訂的戰略協議的指導下,中國同輻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等14家醫院共同發起成立新疆“一帶一路”核醫學發展委員會。同時,中國同輻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慧核醫學一體化診療示范基地,在科室管理、質控規范、放藥管理等方面共同建立標準化、規范化和智慧化指南,打造高質量核醫學科發展樣板工程,為疆內核醫學未來發展發揮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
“ 何為 “一縣一科” ”
根據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占全球23.7%;2020年中國癌癥死亡人數 300萬人,占全球30%,新發癌癥人數和癌癥死亡人數均位居全球第一。
核醫療對于癌癥治療顯著成效。核技術應用與現代醫學技術相結合,可以利用射線的能量來開展診斷和治療,主要包括核醫學影像、腫瘤放射治療(內放射、外放射)、核素診療等。
盡管近年來我國核醫療產業快速發展,但是,仍存在總體供給不足、資源地區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對標發達國家當前診治水平,結合我國人口數量及經濟規模,預計未來我國核醫療發展需求將呈現長期持續增長。
2021年6月,國家原子能機構、科技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一縣一科”推廣被列為重點任務。規劃提出,要加快推廣核醫學科建設,到 2025 年實現三級綜合醫院核醫學科全覆蓋,到2035年實現“一縣一科”目標。
2021年10月,國家衛健委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 2025 年)》,提出“到 2025年,全國至少 1000 家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的目標,持續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
在黨中央“健康中國”戰略指引下,根據國家分級診療政策要求和 “一縣一科”規劃目標,中核集團充分發揮自身核醫療產業鏈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患者利益為核心、以腫瘤診療一體化為目標,制定“一縣一科”發展戰略與中長期規劃,旨在推動優質核醫療資源向地縣級區域醫療機構下沉,助力國家 “大病不出縣”目標的實現,讓核技術應用產品與服務更多、更好、更便捷地普惠人民群眾。
同時,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建立“一縣一科”中核推廣模式,加快優質核醫療資源下沉推廣,惠及廣大患者,努力讓普通百姓看病“看得起、看得好、看得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