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的原理,就是通過化療藥物,破壞腫瘤細胞的細胞壁,阻斷腫瘤細胞DNA復制,從而起到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化療可用于身體內的各種腫瘤,其化療適應癥,多用于手術前化療,可以縮小腫瘤,有利于手術的切除。手術后化療,可以殺滅體內可能殘留的癌細胞。腫瘤轉移復發后的化療,可以增強治療效果,改善癥狀。化療藥物還可能引起化療副作用,應用藥物對癥治療調理,可以緩解癥狀。
放療是指局部利用射線照射的方法來將局部的癌細胞腫塊體積縮小,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放療是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惡性腫瘤的方法,通過及時的化療,放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殺滅體內的癌細胞,降低腫瘤的轉移和復發風險,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當然,放療也會帶來一些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局部皮膚發生改變,如出現燒灼樣,發皺,發黑或干燥等,可以對癥的補充水分或使用一些藥膏來對局部皮膚進行保護。
放化療與PET/MR
放化療治療癌癥是比較常見的方法,但不是每個人都對化療敏感。PET/MR可以檢查癌癥的治療效果,來證明放化療是否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如果效果明顯,可以繼續治療,如果效果不明顯,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制定新的治療方法。
PET/MR在檢查癌癥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對全身癌癥進行分析。PET/MR能夠檢查癌癥,是因為可以通過癌癥細胞代謝異常旺盛的原理來區別癌癥細胞和正常細胞,然后精確定位癌癥組織部位。尤其是PET/MR可以進行代謝學分析這個功能,對于檢查癌癥后化療效果非常有效。如癌癥細胞被大量殺死,PET/MR即可以反映出來。并且PET/MR還是一種無痛無創傷的檢查項目,對于歷經種種治療的癌癥患者,身體上和心理上都能更能接受。
問
接受過放化療治療的患者可以立刻做PET/MR檢查嗎?
答
化療:應在化療結束后2-8周,更有利于化療效果的評估。
放療:應在放療結束后3-6個月,不在放療野內的病灶不限時間(例:此前是肺部放療,此次PET/CT需要進行頭部檢查,這就隨時可以進行)。
手術:應安排在術后2-8周,手術后病人身體相對比較虛弱,最好能夠2個月完全恢復后再進行PET/MR檢查,減小誤診率。
總結
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患者正在妊娠期,請提前跟醫師溝通,因為PET/MR是一個全身性的檢查,并且有一定的輻射,所以請患者慎重考慮。如果是哺乳期患者,檢查后因避免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