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增強 CT檢查之前的數字化知情同意書 (D-IPC)與傳統的紙質同意書相比具有顯著優勢,但它也具有將一些最脆弱的患者拋在后面的不幸影響。
一項新的分析將結構化數字化同意書的使用與在患者接受對比增強 CT 之前給予患者的傳統紙質表格進行比較發現,數字方法提醒臨床醫生注意明顯更多的患者危險信號(對比劑過敏、甲狀腺功能障礙等),使提供者能夠在必要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 [1]。該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Insights into Imaging上,盡管作者發現數字同意方法是有益的,但他們承認數字策略并非沒有缺陷。
至于好處,與紙質表格相比,D-IPC 檢測到更多危險信號(385 對 43)。在 13.7% 的病例中,檢測到的危險信號被認為是注射造影劑的關鍵,其中甲狀腺疾病最為常見。觀察到使用平板電腦的患者提供了更詳細的病史,臨床工作流程也受益于 D-IPC。
“我們在臨床常規中看到,提高每個工作站的數據可用性、快速的文檔檢索、最佳的可讀性以及用于重復檢查的預填問卷項目是我們的患者和醫院工作人員的主要好處,”放射科醫師 Markus Kopp,醫學博士, 德國埃爾蘭根大學醫院和合著者寫道。
雖然數字化知情同意過程對于提供給它的 2,016 名患者中的 84.4% 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但接受和不接受平板電腦填寫表格的患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年齡差異。作者指出,年齡從 57 歲到 74 歲不等的患者最常選擇紙質表格,這表明老年患者不太愿意使用數字方法,如果無法使用紙質表格,他們可能會感到困惑和沮喪。
研究人員還考慮了使用平板電腦征求同意對環境的影響。他們發現,使用 12 片平板電腦節省了 3,404 張紙,但仍導致排放量增加——估計高出 80 到 90 倍。
在節省成本方面,數字化同意并沒有為機構節省資金。事實上,它增加了 8.7% 的開支。然而,作者暗示收益超過了最初的支出增長。
作者建議,未來的工作應側重于 IT 服務和硬件解決方案,以解決實施數字同意流程對環境和財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