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放射線影響學會對馬立秋在日本工作期間主導的,而后延續至中國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及其本人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這項成果對于推動粒子束治療法在抗癌轉移方面的臨床應用至關重要。馬立秋博士以其豐富而專業的科研技術經驗和中日多家知名科研機構的從業經歷,已然在粒子束治癌領域成為中日間科技合作的橋梁”。會上,馬立秋受邀作了題為《粒子束-樹狀細胞聯合療法的癌轉移抑制效果及其機制》的大會報告。
獲獎證書
多年來,針對輻射生物效應的核心科學問題及其實際應用的技術瓶頸,馬立秋長期奮斗在粒子輻射生物前沿研究領域,特別是在“粒子束治癌”新技術創新方面深耕多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粒子束-樹狀細胞聯合療法的癌轉移抑制機制的相關研究”,該系列研究證實了相比于常規光子放療,應用粒子束放療的聯合療法更具有抗癌轉移方面的優勢。在后續開展的聯合療法普適性研究工作以及聯合療法適用患者的生物標記物探索工作中,首次闡明了粒子束-樹狀細胞聯合療法的抗癌轉移效果受自身免疫系統反應傾向的影響,而非腫瘤種類或特性的影響。研究結果為篩查該聯合療法適用患者提供了理論依據,有利于適用患者實施聯合療法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及應用價值。
馬立秋受邀作獲獎專題報告
馬立秋于2019年加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之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相繼在國際放射腫瘤學、生物學、物理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 Biology • Physics)、國際放射生物學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公共衛生前沿(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等本領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與日本量子科學研究開發機構合作或在原子能院取得的原創性研究成果。
JRRS理事長田代聡教授(右)為馬立秋(左)頒發證書
日本放射線影響學會成立于1959年,是日本輻射生物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學會組織。該學會設立的“青年科學家獎”(JRR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是日本輻射生物學領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最高獎項,旨在獎勵在該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