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鮮切花種子
太空鮮切花種子
8月23日,曾搭乘神舟十二載人飛船,在太空遨游3個多月的鮮切花種子到達云南昆明。這批“太空種子”將由云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研究人員進行消毒,冷藏(90天),催芽,播種等一系列工序后形成種子苗。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歷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實驗項目,并通過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帶回88家單位上千件(份)作物種子、微生物菌種等航天育種材料。9月17日,神舟十二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著陸回收,航天育種也隨著返回艙被運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此次跟隨神舟十二飛上太空的鮮花種子,是國家花卉工程技術中心、國家花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云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選送的航天搭載育種,分別以錦榮、辛德瑞拉、朱麗葉塔、滇紅、墨紅等以食用、園林、切花三大系列的21種玫瑰雜交種子構成,總重量為101.8克。
“每一顆種子都有可能成為全新的品種,花型、花色都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體現。”云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瓊表示,基地會選育具有正向突變性狀的拾生苗,進行新品種的培育和應用。預計在四年后,才會將穩定的新品種正式推向市場。屆時,昆明花拍中心將利用大數據和平臺優勢,對“太空種子”的新品玫瑰進行宣傳、推廣。
航天育種亦稱“空間誘變育種”,通過讓種子搭乘“返回式衛星”或者“高空氣球”兩種工具送上太空。搭載神舟十二的種子,在空間站圍繞地球轉每分鐘655公里的高轉速,以及太宇宙射線和太陽磁暴產生的空間輻射、失重等影響下,種子的基因排列或基因結構會發生突變。
航天育種所帶來的收益非常大,能成功通過航天育種的新品種一般都擁有著高產、優質、抗病力強等優點。種業被視作農業的“芯片”,新品種是花卉產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
航天誘變育種是培育花卉新品種的重要技術,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為花卉航天誘變育種奠定了堅實基礎,加快了推動進程。何瓊表示,此次“太空種子”是在雜交育種等方式之外對花卉新品種研發邁出的新步伐,對培育優良新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新品花卉研發都有著巨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