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照技術如何阻止害蟲繁殖?
害蟲輻射不育技術是利用鈷-60、銫-137放射源放出的γ射線或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對害蟲的蟲蛹或成蟲進行一定劑量的照射,使其染色體斷裂導致配核分裂反常,產生不育并有交配競爭能力的昆蟲。而后將大量不育雄性昆蟲投放到這種昆蟲的野外種群中,造成野外昆蟲產的卵不能孵化,或即使能孵化也因胚胎發育不良造成死亡,最終可達到徹底根除該種害蟲的目的。
害蟲輻射不育技術專一性強,只對一種害蟲起作用,對其他生物的影響較小,防效持久,而且能在一個較廣闊的地區使害蟲滅絕,如果不再從外地遷入,這一地區就可長期免遭此蟲的危害。由于輻射不育的昆蟲能主動尋找自己可育的同伴,正是“物以類聚”使它尋找異性遠比天敵尋找寄主更有效可靠,因此,它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滅絕一個蟲種的現代生物防治蟲害的高新技術。
我國先后對玉米螟、蠶蛆蠅、小菜蛾、柑桔大實蠅、棉鈴蟲等10多種害蟲進行了輻射不育研究,工廠化飼養和大面積田間釋放,取得了顯著效果。
推薦閱讀
輻射滅蟲提供了一個綠色的滅蟲方法,輻射滅蟲是通過使昆蟲失去繁殖能力,從而減少他們的數目。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使用輻射滅蟲技術已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2021-05-11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了一本書,回顧了利用核技術抑制由于氣候而變得更加頻繁的農業病蟲害和昆蟲暴發的重大進展變化,全球貿易和旅行,包括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疾病的蚊子。
2021-04-20
《橘小實蠅輻照處理》國際標準的正式實施,進一步規范了橘小實蠅輻照處理技術指標,標志著中國輻照處理技術能力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對提升中國在檢疫處理國際標準研制領域的話語權,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對外貿易,保護國家生物安全,維護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2021-04-15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立了一個聯合中心,以利用核技術改善農業生產并保護自然資源。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新挑戰,越來越多地使用核技術來增強食品安全和農業系統的適應力。
2021-04-09
為了擺脫傳播疾病的蚊子,科學家們做了什么努力?一旦各種驅蚊產品都不管用了,有什么辦法,能從源頭上消滅蚊子?
2020-11-25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