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核技術糧食和農業應用聯合司司長梁劬2月4日表示,應巴西衛生部的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準備向巴西投放經輻射絕育的雄性蚊子,通過滅蚊來對抗日趨嚴重的寨卡熱疫情。
自2015年10月以來,巴西報告的新生兒小頭癥疑似病例已有數千例,這被認為可能與孕婦感染寨卡病毒有關。而蚊子是寨卡病毒傳播的重要媒介。
針對蚊子等昆蟲生命周期相對較短、繁殖快、數量大的特點,原子能機構近年來開發出一種昆蟲輻射絕育技術:雄性昆蟲在接受過輻射后變得不育,但依舊可以和雌性昆蟲交配,投放至野外可以大幅減少昆蟲在局部區域的數量,應對病蟲害比噴灑農藥等技術更環保。
梁劬對新華社記者說,雄性蚊子在野外不叮咬人畜,很適合大規模培養投放。而經過輻射后的雄性蚊子與雌性蚊子交配后不會生出下一代,蚊子數量會明顯減少。目前存在的一個瓶頸是,實驗室對雌雄蚊子的分離難以做到百分之百準確,有時會有個別能叮咬人的雌性蚊子漏網放飛,但比例很低,影響不大。
國際原子能機構曾與中國科研機構合作應對中國廣東的蚊蟲問題,并在非洲等地試點過這種技術。據了解,在一些相對隔絕的區域比如海島等地,放飛絕育昆蟲的效果十分理想,甚至能夠基本殺滅該類昆蟲。
推薦閱讀
月4日消息,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技術糧食和農業應用聯合司司長梁劬3月3日在墨西哥城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核技術利用核輻射使蚊子不育,能幫助美洲地區防控寨卡疫情。
2016-03-04
世界正應對由新的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暴發,該病毒被稱為SARS-CoV-2,其引起的疾病被稱為2019年新冠狀病毒或COVID-19。
2020-03-13
2020年1月13日至24日,來自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和烏干達的科學家、營養和健康專業人士齊聚印度班加羅爾的圣約翰研究所(SJRI),參加第11屆班加羅爾波士頓營養合作社(BBNC)會議。
2020-03-14
當我們聽到“癌癥治療”一詞時,醫生、醫院和各種治療機器就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但是在安裝第一臺機器或治療第一位患者之前,首先應該做的應是制定正確的法律和法規。
2020-03-18
作為設計和執行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合作計劃的主要行動者,國家聯絡官(NLO)和AFRA國家協調員(AFRA-NCs)每年與原子能機構的同行會面,以審查通過數百個機構開展的工作非洲大陸正在進行的項目
2020-04-02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