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防護服生產廠家在加緊生產;另一方面,對于醫用防護服投入使用前的滅菌環節也非常關鍵。目前,我國國標醫用防護服大多采用環氧乙烷滅菌,需要7~14天時間。據報道,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有的醫生不得不采用自制的簡易防護服“披掛上陣”,還有一天都不敢吃飯喝水甚至自備成人尿不濕的護士。 快!為破解防護服滅菌環節這一產能瓶頸,利用輻照技術對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滅菌的可行性被提出。自疫情暴發以來,多家輻照企業第一時間開始自愿為抗擊疫情提供免費輻照滅菌服務。 輻照滅菌的原理是用γ射線、電子束、X射線作用到生物體內,可使細胞內各種活性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從而使細菌損傷或死亡,達到消毒滅菌的作用。輻照滅菌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在常溫、常壓下進行處理,節約能源,無污染,可以大批量處理,并且易于控制;無化學殘留,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安全快速徹底,無需環氧乙烷滅菌解析期,立等可取;由于其獨特的高效、無殘留,可在包裝后進行消毒滅菌處理,避免二次污染。輻照滅菌是美國FDA認可的醫療用品終端滅菌方法。目前,發達國家生產的一次性醫療用品40~50% 的份額是采用輻照滅菌的(IAEA,2008)。
有規可循為了將輻照滅菌技術應用于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并確保滅菌過程得到有效控制,2月5日~6日,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受工信部委托,組織起草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范(臨時)》(以下簡稱:《應急規范》)。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進行了研究,經組織專家審議,全國消毒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生物防護產品標準化歸口單位投票,全票通過了《應急規范》,于2月7日發布。根據《應急規范》,采用輻射滅菌技術將原來消毒滅菌的時間由7~14天縮減到1天以內。為了便于《應急規范》實施應用,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又組織會員單位迅速完成了具體操作規程的起草工作,也已于2月9日發布。
推出英文版新冠肺炎疫情是自2005 年《國際衛生條例》實施以來,世衛組織宣布的第6 起“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前的5 次分別是 2009 年的甲型H1N1 流感、2014 年的脊髓灰質炎疫情、2014 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6 年的“寨卡”疫情,以及 2018 年剛果(金)埃博拉疫情。與疫情作斗爭是全人類長期面對的共同問題。 為了助力全球抗擊疫情,促進輻照滅菌技術更積極地造福人類,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又組織相關專家及業界人士,迅速將《應急規范》翻譯成英文版,通過國防科工局提供給國際組織,供有需要的國外機構、企業等參考。 現將《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范(臨時)》雙語版全文分享如下:










《應急規范》翻譯工作主要貢獻人員:1)翻譯:彭 偉(藍孚股份)、王珊珊(中金輻照)、沈以凌(北京射線中心)、姜 昊(威高集團)2)審校:申立新(中核集團)張彥立(中國計量院)王玉薈(規劃總院)尹玉吉(中國同輻)肖 峰(中廣核技)郭麗莉(同位素與輻射協會)3)組織: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