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里下河地區農科所輻照中心了解到,由該所研發的“一種輻照鳳爪泡椒制品的加工方法”已獲專利證書,這也是該所在食品
輻照加工方面獲得的第二個發明專利。輻照加工可提高食品衛生質量,延長食品防腐保鮮期。據悉,每年有3千噸食品在揚輻照加工。
據悉,鳳爪泡椒是經發酵處理的泡椒產品,如直接包裝會因發酵產生氣體,產品易漲袋而縮短保質期;如用熱殺菌,則易使鳳爪變得軟爛,口感及風味變差,包裝皺縮影響外觀;添加食品防腐劑保質,易因使用過量防腐劑而不符合國家標準。
“輻照鳳爪泡椒制品,嚴格來說是一種物理加工過程。原理就是用X射線、γ射線或高速電子束等電離輻射產生的高能射線對食品進行加工處理,在能量傳遞和轉移過程中,產生強大的物理效應和生物效應,達到殺蟲、殺菌、抑制生理過程、延長貨架期的目的。”輻照中心研究人員曹宏介紹,輻照加工屬于冷加工,不需添加化學藥物,能保持農產品及食品原有的色、香、味,這對風味食品以及不適于高溫滅菌的農產品尤為重要。
不過,曹宏表示,輻照保鮮也并非“萬能傘”,如果企業原料質量不過關、生產過程不規范,導致產品的初始含菌量過高,即使用常規的劑量進行輻照后,還是會出現質量問題。
記者了解到,輻照中心是揚州唯一一家輻照
食品加工單位,每年有3千噸食品到這里進行“輻照保鮮”,包括鵝肉制品、鳳爪泡椒、快餐面作料等。“在輻照時,產品包裝是不需要打開的,直接把包裝好的產品放到輻照架上,再由專人遙控打開輻照裝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