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多為皮膚外傷或自發形成、過度生長的病理性瘢痕組織,表現為病變超過原始皮膚損傷范圍、持續性生長,凸出正常皮膚表面,質地硬韌和充血的結節狀、條索狀或片狀腫塊樣組織。
瘢痕疙瘩雖對身體健康危害不大,但影響美觀,部分嚴重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器官、組織結構或功能損害,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易造成焦慮、自卑的心理。
瘢痕疙瘩的典型特征是不斷往周邊浸潤發展、伴刺痛、奇癢難忍。
常見好發部位:胸部、耳部、肩部等,表現單發或多發。
瘢痕疙瘩治愈率和瘢痕的病程以及瘢痕的厚度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臨床發現新增生瘢痕應盡早進行干預治療。
瘢痕疙瘩的治療方法
手術、局部注射、核素敷貼治療、電子線和淺層X射線照射、激光治療及加壓治療等,但單一方法治療效果不理想,復發率較高。
聯合治療可有效的提高療效、減少復發:如手術+核素敷貼治療、局部藥物注射+核素敷貼治療、激光+核素敷貼治療等。
手術+90Sr敷貼治療
臨床常用的核素敷貼:90Sr敷貼治療、32P敷貼治療。
90Sr敷貼和32P敷貼是利用其產生的β射線照射瘢痕組織,使其微血管收縮,抑制細胞分裂,使產生膠原的成纖維細胞出現細胞變性、核固縮和細胞膜消失,從而減少了膠原的合成與沉積,達到治療目的。由于該β射線在組織內有效深度在1~3mm,厚度小于3mm的瘢痕疙瘩適合直接進行核素敷貼治療,而對于厚度超過3mm的則需要進行聯合治療效果更好。
90Sr敷貼治療的方法:
患者到核醫學科就診、明確診斷、醫生根據瘢痕的部位、病史、厚度等,綜合評估,確定治療量。治療時用2~3mm厚的橡膠保護正常皮膚,暴露病灶,敷貼器緊貼瘢痕疙瘩,幾分鐘就能完成一次敷貼治療,通常一個階段分3~8次敷貼,間隔3~5天敷貼一次。治療結束后3個月評價療效,未達到效果者繼續治療,直至治愈。
32P敷貼治療的方法:
患者到核醫學科就診、明確診斷,對瘢痕部位、厚度等進行評估,根據瘢痕面積計算吸收劑量,按照病變形狀,制作敷貼模型。自制方法:根據測量瘢痕疙瘩大小,剪出同樣形狀的濾紙,將計算出32P溶液進行稀釋,并均勻地滴在剪好的濾紙上,待干,封口備用。治療時緊貼在病變部位,按照年齡和病情決定一次敷貼的時間。如經一次治療未愈者,2個月后可行下一次治療,直至治愈。
手術+90Sr敷貼治療
核素敷貼治療的注意事項及護理
核素敷貼治療瘢痕疙瘩后,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紅斑、干性脫屑、濕性脫皮、潰瘍、毛細血管擴張等情況,應注意局部的清潔、干燥,穿棉質寬松衣服,避免刺激瘢痕疙瘩部位。適當使用外用藥,如燒傷膏、綠藥膏、磺胺嘧啶銀等外涂防止感染。瘢痕體質患者應避免激光點痣、祛斑及打耳洞等,手術后應及時行核素敷貼干預治療,可有效預防手術切口增生。建議規律作息、禁煙酒及辛辣食物等。
核素敷貼治療的效果
總結
核素敷貼治療瘢痕疙瘩療效確切穩定,可達到其他治療方式的同等效果,具有無創傷、無痛苦、操作簡便、費用低廉等優勢,對于小的瘢痕疙瘩( 厚度≤0.3 cm) 直接用核素敷貼治療即可達到很好的療效,免去患者手術或者注射治療的痛苦,對于較大的瘢痕疙瘩( 厚度>0.3 cm) 可采用聯合治療,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