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在一個輻射無處不在的世界
事實上,輻射與生俱來,自地球誕生時便存在了,輻射按其產生來源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天然輻射主要來自宇宙射線、宇生放射性核素等。
天然輻射源主要有三個來源:
①人體內部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鉀-40;
②巖石、土壤和水體中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以放射性氡及其子體的影響最大;
③宇宙射線。天然輻射照射的射線,包括宇宙射線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發出的射線。
人工輻射源:
人工輻射源包括醫療照射、核爆炸、核動力生產及其他工農業等領域的應用產生的輻射照射。一般常說的核技術應用活動,所利用的射線主要來自放射源或輻射發生器。
人類無時不刻不受到來自自然界的輻射,天上、地下甚至我們身體內部都有放射性,對于輻射我們無法躲避,也無需躲避。
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接受的輻射劑量有多少呢?研究數據顯示,人類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各種輻射中。目前,據有關估算,個人所受的年平均有效劑量約為3毫希沃特;來自天然輻射的個人有效劑量全球平均為2.4mSv,約占80%左右。人們每年攝入的空氣、食物、水中的輻射照射劑量約為0.25mSv,每天抽20支煙,一年有0.5-1mSv。換句話說,對人類產生輻射影響占據大多數的是天然輻射,天然輻射與人類是共生共長的。
乘飛機受到的輻射可能相當于吃了一些香蕉
為什么提到香蕉?乘飛機和吃香蕉都會受到輻射。
乘坐飛機時,乘客所受到的輻射主要來自于“宇宙射線”,這是一種具有相當大能量的帶電粒子流,屬于天然本底輻射。乘坐飛機會受到多少輻射呢?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UNSCEAR)計算過,一次10小時飛行受到的電離輻射劑量約0.03mSv(具體的劑量和季節、地理位置、飛行高度都有關)。
科學研究表明,高度每增加2千米,宇宙射線產生的輻射劑量就會增加一倍。距離地表10000米的高空上,宇宙射線的強度大約有0.006毫希沃特每小時,在這樣的高空環境下飛行兩個小時(大約是從北京到上海的距離),接受的照射量大約為0.012毫希沃特。
(摘自《輻射影響與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6年)
為了方便大家對這種級別輻射危害的理解,我們引入了香蕉,即用單位面積內的香蕉數量表達輻射強度。
之所以選香蕉,是因為香蕉富含鉀元素,天然鉀當中約有 0.0117% 的放射性鉀——鉀 -40,而鉀 -40 的半衰期長達 12 億 5 千萬年(地球壽命為 45 億年)。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每100克香蕉中大概含有360毫克鉀元素,一根香蕉大概有130克,則含鉀元素約0.5克?;蛟S你覺得0.0117%這個數字很小,但是阿伏伽德羅常數非常大,換算成放射性活度來看,每秒鐘有約15個鉀-40原子發生衰變,這就是香蕉等效劑量。也就是說你每吃一根香蕉,就受到約 0.1 微希沃特的輻射劑量,這是 1希沃特的千萬分之一。(1希沃特=1000毫希沃特,1毫希沃特=1000微希沃特)
如果說一個人進行1次這樣的飛行(從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大約兩個小時),所接受的劑量約為12微希沃特,相當于吃120根香蕉,即便每年乘坐100次類似的航班也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