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M 原理結構介紹
近日,全球首款釆用光子探測技術的集裝箱安檢掃描系統在武漢光谷研發成功。負責該項技術的武漢艾崴科技有限公司是武漢市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光子是光的最小單元,一個10瓦的燈泡1秒鐘可以發出約1020個光子”武漢艾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凌云介紹,硅光電倍增管(SIPM)是固態高增益輻射檢測器,在吸收光子后會產生輸出電流脈沖。這些基于PN結的傳感器具有單光子靈敏度,可以檢測從近紫外(UV)到近紅外(IR)的光波長,照射到SiPM的光子數越多,幅度越大,適用于感測,量化和定時直至單個光子的所有光水平,故而也能被應用到集裝箱安檢掃描系統。
SIPM 光子芯片技術國產現狀
相對于電子驅動的集成電路,光子芯片有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等特點,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獲取、傳輸、計算、存儲和顯示的光子芯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能,未來,無論是互聯網、5G,還是物聯網,基礎設施都離不開光子芯片技術。據悉,硅光電倍增管(SIPM)或多像素光子計數器(MPPC)是固態半導體芯片,通過將PMT的弱光檢測功能集成到緊湊,高度可靠且經濟的固態傳感器中,因此半導體SIPM探測器優于傳統的PMT,成為數字PCR的最佳選擇,其中國產艾葳SIPM較進口成本優勢尤其明顯,在靈敏
度、增益和動態范圍方面SiPM與進口品牌性能相當;在成本、集成、穩定性方面更是優于進口品牌。具有動態靈敏度高、圖像細節展現好、長線陣列掃描響應速度快、暗場干凈噪聲低、像素陣列一致性好、物質立體成像邊沿清晰、低密度物體分辨率高的優勢。
中美兩國核物理高能輻射成像技術發展特點
核物理高能輻射成像技術是利用輻射源放出的輻射,如X、中子等物質相互作用實現測量客體成像的一種無損分析技術。長期在美國做安檢設備業務對中美兩國核物理高能輻射成像技術發展特點自有其一番見解:從世界范圍內采用閃爍體探測器的輻射成像技術的專利申請國家和地區分布看,美國該領域專利申請量最多,起步相對較早,并且在該領域的發展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中國雖起步稍晚,但是近年來申請量卻快速增長,尤其是2001年后,相關專利申請量更是直線上升,申請專利數量已接近世界前三界水平。
全球海關碼頭對集裝箱掃描市場需求
展望2021年,隨著全球疫情步入拐點,全球海關碼頭對集裝箱掃描市場實現強勢反彈,從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集裝箱海運貿易2021年增速約為5%,全球集裝箱船船隊運力增速約為3.4%,這表明了全球命運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更彰顯了建設海口,乃至航空、邊境、城市等智慧安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