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 世紀 30 年代,科學家發(fā)明的粒子加速器,不僅可研究分子和原子層次,還可以研究原子核的結構、組成原子核的質(zhì)子和中子結構,夸克、輕子和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等“基本粒子”。這些粒子加速器的規(guī)模往往十分巨大,用于探索物質(zhì)深層次的微觀結構,因此被稱為“超級顯微鏡”。
01
粒子加速器這種“超級顯微鏡”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呢?加速器經(jīng)歷了從高壓倍加器、靜電加速器、回旋加速器、感應加速器、穩(wěn)相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直到對撞機的發(fā)展歷史。這些不同類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雖然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利用電磁場使帶電粒子束朝著某一個方向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能量越來越高。各種類型加速器的主要差別在于它們采用的電磁場的形態(tài),以及加速粒子的方式。
02
粒子加速器并不神秘,顯像管電視機就可以說是一臺迷你版的粒子加速器。打開電視機的后蓋,我們就可以看到顯像管頭部的電子槍,里面有一組金屬鎢做的燈絲作為陰極,燈絲通電加熱到高溫后,就能發(fā)射電子。在電子槍的陽極和陰極之間加上 1 萬伏左右的高電壓,把電子加速到約 1 萬電子伏的能量,投射到熒光屏上。在顯像管里,還安裝了兩組線圈,電子束在線圈產(chǎn)生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磁場作用下,逐行快速掃描到熒光屏上,形成一幅幅圖像。在這臺“粒子加速器”里,電子槍是加速器的粒子源,線圈相當于加速器的束流導向系統(tǒng),而顯像管的熒光屏就相當于物理實驗中使用的探測器,探測電子攜帶的視頻信號。
當然,實際的粒子加速器要復雜得多,規(guī)模也更為浩大。粒子加速器自誕生以來,不斷向提高能量、高流強和高束流品質(zhì)的方向發(fā)展,并形成多種類型的加速器。
按加速電場的類型分,有高壓加速器、靜電加速器、感應加速器、高頻加速器、激光加速器、等離子體加速器和束流尾場加速器等;
按被加速粒子的種類分,有電子加速器、質(zhì)子加速器和重離子加速器等;
按束流軌道的形狀分,有直線加速器、圓形加速器(包括回旋加速器、同步回旋加速器等)和環(huán)形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
按束流能量分,有低能加速器、中能加速器、高能加速器和超高能加速器;按粒子束的流強分,有強流加速器、弱流加速器和極弱流加速器;
按關鍵部件材料的導電性分,有常溫加速器和超導加速器等;
按束流與靶粒子相互作用的方式分,有靜止靶加速器和對撞機等;
按加速器的用途分,有科研用加速器、醫(yī)用加速器、輻照加速器和無損檢測加速器等。
從上述諸多分類中,可組合出多種特定的加速器,如超導高頻質(zhì)子直線加速器、強流離子回旋加速器和環(huán)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等。
03
在高能加速器中,粒子能量遠高于它們的靜止能量,束流以接近光的速度在真空管道里運動。大家知道,在自然界里,沒有一樣物體運動的速度能超過光速。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可以把質(zhì)子從注入時的 0.45 萬億電子伏加速到對撞時的 7 萬億電子伏,能量增加了 14.6 倍,而速度只是從光速的 0.999997826 倍增加到0.999999991倍。由此看來,高能加速器與其說是“加速”器,還不如稱為“增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