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樣的轉變會在北約內部造成政策不統一。英國、法國和其他北約核武器國家沒有“不首先使用”政策,也不太可能采納。事實上,英國國防大臣Ben Wallace在今年7月份被問及這一政策時曾明確表示拒絕:“這涉及一系列威脅,我們需要保留在必要時部署這些武器的權力。”
此外,“不首先使用”政策將在美國擴大對戰略非核攻擊的威懾力方面留下缺口。盟友認為他們面臨非核武器攻擊的風險高的多,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可能性只會削弱對我們盟國的這些重大威脅的威懾力。如果認為美國現有的常規能力足以起到威懾作用,那將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對手國家正在改進他們的常規力量,并推行積極的化學和生物武器計劃的情況下。
最后,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風險之際,“不首先使用或唯一目的”的政策將損害美國的信譽。隨著俄羅斯似乎準備入侵烏克蘭,中國擴大核力量并宣稱要奪取臺灣的意圖,強大的盟國威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到,考慮到對同盟關系的影響,很難理解拜登為何還在考慮這種轉變。甚至有令人不安的報道稱,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已指示國防部不要提供與核聲明政策相關的建議,大概率是鑒于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不斷加劇,國防官員將會反對這一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