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記者走進位于貴陽的中科院地化所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看到了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這個被譽為地球科學研究的“核武器”。該儀器已于2021年7月在地化所安裝完成,目前已投入使用。
據了解,該儀器是目前我國主要應用于礦床學領域的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同時也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梢灶A見的是該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將為我國地質學、天體行星學、環境學以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以極高的空間分辨率為主要特點(最高能到五十納米),能夠對天然礦物、固體材料或生物組織的微區或微小顆粒,進行原位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并能對微小區域內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進行掃描成像,是當前自然科學研究中的最高分析技術之一,已成為行星科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生物醫學等眾多學科的重要研究手段。
近期,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將會對地化所申請到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所取回的月球樣品開展科學研究,為國家深空探測計劃的開展提供技術服務。“月球樣品非常細小也十分珍貴,怎樣盡可能地不消耗樣品的前提下獲得精準的科學數據是使科學家十分苦惱的事。納米二次離子質譜儀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提供了一個選擇,它的特點就是幾乎不消耗樣品又能獲得非常珍貴可靠的科學數據。”中科院地化所副研究員陳佑緯表示。“此外,它還將立足于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需要,針對國家戰略性關鍵礦產資源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厘清戰略性關鍵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態,為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提供重要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