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還指出:隨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日益流行,推動CT技術的發展和市場規模的擴大;新冠肺炎(COVID-19)的持續存在,也促進CT掃描的需求持續上升。為解決臨床真實需求,CT制造商正致力于從功能、效率等方面優化CT。近一年,GPSC推出的4臺CT,顯著地代表4種技術發展趨勢:
1)功能(飛利浦 Spectral CT 7500):質量、劑量和智慧工作流有機結合,提供更有價值的影像;
2)精確(佳能 Aquilion Exceed LB):智能、精確、快速,高效實現各種復雜模擬定位;
3) 標準(西門子 X.Ceed):智能用戶界面,標準化和簡化工作流程,同時降低CT引導干預的復雜性;
4)高效(GE Revolution Ascend):自動簡化掃描流程,提高效率,實現從掃描到重建的全人工智能流程。
飛利浦 Spectral CT 7500
影像、劑量與智慧的集大成者
2021年5月19日,飛利浦正式發布Spectral系列新一代產品:Spectral CT 7500,更寬的光譜探測器,更大的孔徑,更快的掃描床,更高效的光譜掃描工作流,旨在使光譜成像更易應用于臨床。
毫無疑問,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光譜CT之一:
從硬件上
1)8cm光譜探測器,能更好覆蓋人體器官,憑借其二次優化的探測器和影像鏈,進一步降低輻射劑量,并將光譜掃描所需條件從120 kVp降低到100 kVp,一次低劑量采集即可獲得全范圍光譜影像,對兒童和瘦小患者更加友好;
2)80cm孔徑和承重達306kg的350mm/s高速掃描床,不僅可以覆蓋從兒童到肥胖人群在內的所有患者,還能在1秒內完成頭部或胸部,不到2秒實現整個上半身的光譜掃描,使醫生能夠為患者快速提供可靠診斷。
從功能上
1)專為“一次成功掃描”設計,診斷時間縮短了34%,減少了25%的重復掃描及30%的隨訪掃描;
2)將智慧工作流程作為優先考慮,將光譜模式無縫集成到常規工作流中,讓操作更簡單,使光譜掃描所需鼠標點擊次數減少了68%;并將光譜掃描擴展到所有臨床應用,包括急診、神經學、心臟病學及腫瘤學等;3)基于全新光譜成像技術精準解析物質成分,實現超早期病灶的精準定位及定性。考慮到光譜成像對于臨床診斷的價值,其廣泛應用會減少因不確定性診斷而進行的其他檢查,為患者節省醫療費。
中:光譜CT的鈣抑制技術可用于評估骨髓水腫
右:心肌心臟研究表明,光譜CT可有效消除射束硬化偽影
佳能 Aquilion Exceed LB
滿足放療模擬定位的一切想象
2020年10月23日,佳能醫療在美國放射腫瘤學會年會(ASTRO),正式推出超大孔徑放療模擬定位CT:Aquilion Exceed LB,旨在通過靈活定位、快速掃描、卓越圖像及無縫集成第三方,來增強放射治療規劃。
與傳統模擬定位CT不同,Aquilion Exceed LB集合高端CT+90cm超大孔徑+人工智能+4D-CT模擬定位+RayStation放療計劃系統,成就業界最好的模擬定位CT之一:
1)高端CT:作為一款80排160層CT,搭載與佳能高端CT專屬的PUREViSION Optics鐠黃金影像鏈、AIDR 3D迭代、單能量金屬偽影去除(SEMAR) 等,使CT成像進入智能感知成像領域,有效規避人為因素對掃描的影響;
2)90cm超大孔徑:不同于診斷掃描,放療定位要求掃描視野包括患者所有皮膚,因為皮膚組織對劑量運算非常重要,只有真實視野(SFOV)內的CT影像才能應用于放療計劃系統(TPS)劑量計算。已經證明,常規70cm孔徑CT的50cmSFOV會截斷患者近30%的解剖結構。Aquilion Exceed LB的70cm SFOV和90cm 擴展視野(EFOV)能給任何患者提供精確定位,有效減少重復定位。此外,為減少重復掃描,SUREPosition技術可以可遠程調整患者對機架等中心位置,無需重復掃描即可增強準確度;
3)AiCE:人工智能Clear-IQ引擎(AiCE)重建算法,能在不增加輻射劑量的同時保持解剖真實結構,為精確模擬定位和治療計劃提供高質量圖像;
4)4D-CT模擬定位+RayStation放療計劃系統:獨特呼吸門控系統能夠適應斷層、容積雙模式掃描,并根據患者的呼吸周期自動設置掃描參數以完成4D-CT定位;此外,還無縫集成RayStation放療計劃系統,可幫助醫生繪制輪廓、確定腫瘤大小和位置、規劃放射治療束方向、計算適當的等中心位置等。
勾畫出肺癌的皮膚線、脊柱、左右肺等
西門子 X.ceed
標準化的先驅,復合CT的典范
2021年5月11日,西門子醫療發布X系列新一代產品:SOMATOM X.ceed,在急診、心血管和介入治療等方面非常強大。
作為業界首款機器人CT:SOMATOM X.cite的“加強版”,不僅吸收了X.cite的全部優秀功能,還具有更多更強大的功能:
從硬件上
作為一款64排128層CT,搭載了與SOMATOM Force相同的球管和探測器,以及0.25 s/r的機架轉速、21.7 cm/s的極速進床、“天眼”智能工作流,在實現低kV、低劑量、更大電流和更長連續掃描(1300mA@70kV)的同時,展現出色圖像和臨床表現(UHR+模式下空間分辨率可達31.3 lp/cm)。
從功能上
1)搭載myExam Companion,技師無需再面面俱到考慮所有技術細節,只需和CT進行簡單問答互動,myExam Companion即可根據答案和指令,使CT如同機器人自動快速建立個體化影像采集及重建方案,并提供高質量圖像,為臨床多中心科研合作提供標準影像保證;
2)更大的亮點:搭載myNeedle Companion,這是西門子醫療首個支持針對性的針路規劃和激光引導式介入解決方案,用于跨成像模式(無論CT還是DSA)規劃和指導經皮穿刺手術,旨在實現精確介入定位的同時,大大降低CT引導干預的復雜性。過去20年,對CT來說,急診和心血管手術一直是具有挑戰性且需求愈發強烈的臨床領域,myNeedle Companion有望成為CT引導干預的規則改變者。
GE Revolution Ascend
一站式高效檢查的全人工智能CT
2021年9月21日,GE醫療推出其最新一代“天眼”CT:Revolution Ascend,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供更好的工作流程。
與其前代“天眼”Maxima相比,Revolution Ascend同樣是64排128層CT,不過其基于最新的Revolution平臺,除75厘米孔徑和3D導航外,最大亮點是搭載了Effortless Workflow工具,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簡化那些較為耗時的任務和流程。根據測試數據,Effortless Workflow能實現:
1)94%的自動對中心準確率,±2cm內定位患者;
2)90%的建議掃描協議準確率;
3)減少66%的點擊次數;4)節省56%的掃描設置時間和21%的整個檢查時間;
5)在相同劑量下,減少高達91%的圖像噪聲;
6)在相同圖像質量下,將空間分辨率提高2倍;此外,Revolution Ascend還搭載了與APEX一致的深度學習重建算法:TrueFidelity,實現了從掃描到重建的全人工智能流程。
小結
從以上可以看出,CT正朝著:
1)更少的輻射,體現了ALARA原則下的人文關壞;
2)更標準的圖像,為多中心合作提供標準影像保證;
3)更高效的檢查,高通量掃描永遠是臨床剛需;
4)更強大的功能,精確診斷減少重復檢查;
5)更多技術融合,將介入治療引入到影像檢查環節;
從臨床問題出發,解決臨床問題,是CT及所有影像設備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