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物《用于氣候適應和復原力的核科學與技術》提供了原子能機構支持的項目在利用核技術應對氣候相關糧食、水和海洋挑戰的國家的案例研究。它概述了支持可持續土地和水資源管理、氣候智能型農業、糧食生產系統、溫室氣體排放分析、海岸保護和海洋變化監測的廣泛現有核技術。
“世界正面臨著威脅人們生命和生計的氣候緊急情況,”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說,他將出席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 26 次締約方大會,以強調核能和技術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作用。“核技術為應對這一挑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例如培育更強壯的作物、保護稀缺的水資源等等——現在和未來。”
在 11 月的 COP26 上,世界各國領導人將審查他們在2015 年巴黎做出的將溫度升高限制在遠低于 2°C 的承諾,并力爭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 1.5°C。根據COP26 解釋,世界目前并未走上實現這一目標的軌道,預計到 2100 年將發生更多災難性的洪水、叢林火災、極端天氣和物種破壞。
IAEA 將積極參與 COP26,以引起人們對核能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的作用的關注,并提高人們對核科學和技術如何已經顯著支持氣候變化適應和監測工作的認識。國際原子能機構將于 10 月 15 日發布一份單獨的報告,說明核電——一種低碳能源——在清潔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性,以實現凈零世界。
“我們需要將言辭轉化為行動,我們應該通過使用包括核技術在內的一切可用科學工具來做到這一點,”格羅西說。“國際原子能機構是氣候行動方面經過考驗的合作伙伴,并將為在格拉斯哥舉行的 COP26 上關于如何加速解決方案的討論做出貢獻。我們希望這份文件能為我們的潛在合作伙伴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012-2020 年期間,原子能機構通過 481 個有針對性的技術合作項目幫助 102 個國家和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總支出約為 1.12 億歐元。
原子能機構 70% 以上的氣候適應相關項目側重于氣候智能型農業實踐以及優化牲畜和作物生產。這包括通過突變育種開發新的改良作物品種,例如西紅柿和大豆,它們可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下茁壯成長,在惡劣的環境中表現更好,或抵抗新的病原體。核技術可用于抑制果蠅或蚊子等害蟲以抗擊寨卡病毒、登革熱和其他疾病,以及監測由強降雨等引起的水土流失。
正如新文件中所解釋的那樣,原子能機構還支持了解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的可用性和流動。例如,此類信息可以揭示大雨源于蒸發的海水,或估計隱藏在人眼中的寶貴地下水資源的年齡和位置。該文件還涉及其他主題,例如核技術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