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學會(USNI)網站當地時間10月7日報道,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7日證實,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號(USS Connecticut,SSN-22)10月2日在國 際水域作業時發生水下碰撞,目前正在返回美國第七艦隊的港口。
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證實,這次水下撞擊發生在南海,該艇自2日以來一直在水面航行駛向關島。另一官員稱,有11名美國水兵在事故中受傷,該艇正駛往關島,預計將在第二天抵達。
報道稱,美國海軍早期公布的信息顯示,“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母港是華盛頓州基薩普-布雷默頓海軍基地,5月27日被部署到太平洋,還發布了該潛艇的照片 。在7月下旬到8月,“康涅狄格”號停靠在日本港口。美國海軍稱,第7艦隊司令卡爾·托馬斯上將在8月份參觀了這艘潛艇。
據介紹,“康涅狄格”號是美國海軍擁有的三艘海狼級核潛艇之一,這是一種冷戰后期研制的攻擊型核潛艇,旨在深水海域獵殺最復雜的蘇聯核潛艇。和另外兩艘海 狼級,“海狼”(USS Sea Wolf,SSN-21)和“吉米·卡特”(USS Jimmy Carter,SSN-23)一起,“康涅狄格”號是美國海軍最敏感、也是最有能力攻擊核潛艇 艇之一。
美國核潛艇上一次撞擊水下物體發生在2005年。當時一艘洛杉磯級核潛艇,“舊金山”號(USS San Franciso,SSN -711)全速航行時撞擊可關島附近的一座水下 山峰,一名水兵在事故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