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赴上海巴士第四公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巴士)開展了超級電容公交車的電磁輻射水平調研與監(jiān)測。
在上海巴士調研時了解到,新一代超級電容公交車具有容量大、充電快、充電占地小等特性,上海于2019年底起已在7條城區(qū)線路投入運營了116輛。超級電容公交車與普通純電動公交車只是在充電方式上有所不同,前者屬于快充,單次充電幾分鐘;而后者屬于慢充,單次充電需要幾個小時。在運行時,二者基本沒有區(qū)別。
新一代超級電容公交車在起訖場站空車情況下快充6分鐘后出發(fā)即可跑完單程,克服了第一代公交車需要在沿途各個車站乘客不下車情況下的臨時充電補充電量。
為了解超級電容公交車充電時車廂內、外及運行時車廂內的電磁輻射水平,在了解了充電原理、車頂電池組的安放位置、高壓線束及主要電控機等布設圖后,在車廂內電池組下方、車廂外20cm處及運行中重點乘客座位處等布點,按照《車輛電磁場相對于人體曝露的測量方法》(GB/T37130-2018),使用專用監(jiān)測設備,對各點位進行10Hz-400kHz頻段的頻域掃描,同時進行時域的綜合磁場強度測量,并按照標準進行評價。
本次調研的超級電容公交車,2006年第一代產品運營時,由于容量小,需要每個站臺乘客不下車情況下進行充電補充能量,經過10多年的技術進步,第二代產品只需在場站充電6分鐘就可滿足單程運營的電力需求,從兩代車輛充電時乘客是否在車上的特點可以看出,第二代車輛充電時不存在乘客受電磁輻射影響的風險。此外,由于電動汽車與電磁輻射相關的充電、電磁屏蔽及主要電動部件技術在不斷快速發(fā)展中,因此,它們對電動汽車在充電、運行等狀態(tài)下電磁輻射水平的影響大小也需要持續(xù)開展監(jiān)測與評價。
下一步,對于課題的資料調研、典型電動汽車技術調研與監(jiān)測,也需要不斷在原有資料基礎上進行更新,為管理部門提供最新的數(shù)據(jù)支撐和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