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離子誘導的核子敲除反應是研究遠離穩定線原子核單粒子結構的主要實驗手段之一,對于理解不穩定核區原子核結構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以往的敲除反應研究主要在中低能(< 100MeV/u)束流條件下開展。在中低能區,深束縛價核子敲除反應提取的譜因子遠小于核結構模型計算值。這一現象引發了人們對于敲除反應理論是否適用于中低能區的質疑。為澄清這一質疑,需要更高能量下的測量結果進行驗證。
HIRFL-CSR上的放射性束流線RIBLL2,是國際上極少數幾臺可以提供中高能放射性束流的裝置之一。研究人員利用RIBLL2提供的240 MeV/u的豐中子束流14-16C轟擊碳靶,通過大接收度磁譜儀ETF系統地測量了14-16C單質子、單中子及雙中子敲除產物,精確提取了相關反應道的截面,并結合模型計算開展了理論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敲除反應截面的實驗值與理論值比率并未顯示出明顯的能量依賴性,表明在廣闊能量區間敲除反應提取的核譜因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為敲除反應在不同能區的適用性提供了實驗證據。
該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放研究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C.104.0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