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新準則考慮到采樣策略和方案,這些策略和方案既適用于應急照射情況,也適用于現存照射情況。其中包括采樣大綱的設計和實施、對不同照射情況的最佳實踐實例。這些實例來源于通過各種方式得到的經驗和教訓,有的來源于核或放射事故和事件、核武器試驗、核燃料循環設施和其他核活動造成的污染。
國際原子能機構環境評估分析師Andra-Rada Iurian說,沒有適當的取樣,就不可能得出適當的科學結論。過去的嚴重事故導致污染和需要補救的廣大地區,包括巴西的哥亞尼亞事故、切爾諾貝利事故和福島事故。在這些情況下,利用來自土壤和植被采樣方案的數據來評價放射性核素污染水平,并決定為保護人和環境采取必要行動。
受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的生態系統在過去30年里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監測。對于每個受污染的場地,國家主管部門根據受影響的生態系統的特點、放射性核素的性質、污染模式和土地使用情況制定了具體的監測方案和取樣方案。環境中天然存在鈾、鐳或釙等放射性核素,但仍需要對其基線濃度進行評估。
出版物《土壤和植被取樣輻射監測導則》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協助各國主管部門發展、實施、維護和持續改進環境放射性監測系統的努力的一部分。尤里安說,該報告還將補充關于土壤和植被取樣的指導方針和最佳實踐的電子學習材料,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目前正在開發的淡水和沉積物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