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2021醫學裝備展覽會期間,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射治療裝備技術分會主辦的“放射治療裝備技術分會高峰論壇”在蘇州順利召開。會議主題為“中國制造放療設備的創新與發展”。會議包括五個環節,前四個環節為演講報告,第五個環節為圓桌討論。
演講報告
第一個環節由北京醫院李高峰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祝淑釵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翟福山教授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柏森教授主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胡逸民教授做了題為《醫用加速器X射線筆形束掃描調強治療技術》的演講,依次介紹了醫用直線加速器發展史、X-刀與γ-刀的異同點、2π(cone-beam)照射發展到4π(conical beam)照射、X射線筆形束掃描調強、新一代X射線筆形束掃描調強加速器和實時圖像引導(rCBCT)六大方面。隨后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大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新華醫療集團的代表依次進行了題為《CT-linac的創新歷程與成果分享》、《多模式一體化放射治療設備》和《醫療全數字化精確放療整體解決方案》的演講。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黃曉延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曲寶林教授和美中嘉和醫學技術發展集團首席質子物理師李左峰教授進行了專家點評。黃教授指出,與國產廠商的溝通比較暢通,問題解決很及時,希望能促進國產設備的閉環。放療質量的提高包括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使用過程中安全性能的提高。物理師到醫學物理師,需要思路的改變。加強智能化、自動化和AI在臨床應用,提高臨床質量管理。曲教授強調了“產學研”的問題,目前轉化尚存在困難,需加強企業與醫療機構的緊密結合。國內企業需立足自主創新,從目前形勢來看,核心元件、核心產品要實現自給自足。李教授認為,設備創新后應該是醫療創新,取決于更優地使用設備,完備放療過程。不同設備廠商之間如何溝通,如何實現設備間的連接是現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希望在我國環境下更快地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廠家或委員會盡快將創新設備的指標申請成為國際標準。
第二個環節由西京醫院石梅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田野教授和安徽省腫瘤醫院吳愛東教授主持會議。瓦里安、醫科達、中核安科銳和邁勝醫療的代表依次進行了題為《從臨床實際出發開展技術創新》、《中國智慧驅動放療數字化升級》、《螺旋斷層反射治療系統新進展》和《技術創新是質子設備小型化的原動力》的演講。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小虎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恭卿教授、山西省腫瘤醫院邢曉汾教授和美中嘉和醫學技術發展集團中方首席放療專家、蘇州大學質子重離子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傅深教授進行了專家點評。王教授指出,放療設備是放療醫生的“武器”,最近新設備、新技術日新月異,如何將新技術應用于臨床是我們目前及未來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設備價格、設備大小等。恭教授希望AI的應用能找到更精準受益于放療療效的腫瘤患者。邢教授認為如何更好地使用設備是應考慮的問題,技術進步使操作更簡單,但對物理師和技師的要求更高。對基層醫院來說,希望設備廠商將參數變化、調整等加入檢修和售后保修中。傅教授強調,廠家的主題是研發,臨床的主題是應用,需要讓研發者知曉臨床需求,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剛好是“產學研用”交流的平臺。從國產設備到國際設備,如何實現兩者強強結合,需要先進的理念,打造我國先進的自主產品。
第三個環節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鄧小武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白彥靈教授和陜西省腫瘤醫院吳湘陽教授主持會議。華光普泰、廣東中能、蘭州科近泰基和維斯安的代表依次進行了題為《源自需求的實踐與創新》、《大孔徑椎束CT引導滑環加速器技術進展》、《國產重離子治療裝置研發進展》和《SGRT-新時代放療的左膀右臂》的演講。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李志剛教授和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永明教授進行了專家點評。李教授希望在大好環境下,國產設備廠家與臨床相結合,克服浮躁,踏踏實實做好基礎工作,使國產設備更安全更穩定。
第四個環節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賀曉東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常州第二人民醫院倪昕曄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門闊教授和河南省腫瘤醫院李定杰教授主持會議。飛利浦、西門子、蘇州雷泰和江蘇瑞爾的代表依次進行了題為《精準影像引導精準放療》、《影像設備在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智能多模態加速器》和《放射治療終端設備與技術》的演講。
中日友好醫院毛凱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譚力教授和河南省腫瘤醫院雷宏昌教授進行了專家點評。毛教授指出國產加速器市場占有率不超過20%,在國家政策、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大力支持下,需要知曉市場需求,有遠見目光,實現國產設備軟硬件從跟跑到并跑、領跑。譚教授希望各廠家繼續努力,趕超瓦里安和醫科達等。雷教授提出對多葉光柵穩定性和更優定位裝置研發的希冀。
圓桌討論
第五個環節為圓桌討論,主題是“放療設備的關鍵技術及臨床價值”,由北京協和醫院邱杰教授主持。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偉剛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郭躍信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楊瑞杰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遲子峰教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獻測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楊振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王輝東教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龐皓文教授和北京協和醫院楊波教授參與討論。
圓桌討論
專家觀點總結如下:
目前國內放療新技術發展迅速,設備非常先進,需加強人員培訓來更好地使用設備、了解設備,其次需加強物理師和醫生之間的溝通,加強臨床應用和推廣;
基層醫院應配置合適的放療設備,需要重視放療流程來提高設備的臨床價值。需建立統一的標準,消除人為的壁壘,實現同質化治療;
設備廠商除了要有情懷、有理念,還要持續創新、注重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才能飛得越來越遠。建議提高設備臨床試驗的要求,非簡單的指標注冊,使各醫院包括基層醫院使用到好設備。國產設備不應簡單追求指標的超越,國產設備廠家需進行持續的改進,保證現場服務;
目前比較重要的是“整合”,其一是廠家之間進行資源整合,其二是醫療資源的整合,加強合作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不論國產設備還是國際設備,需做到四個基本,包括“做對”、“功能最大化”、“科研發展”、“廠商與醫療機構更深一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