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主動扛起央企職責使命
在核醫療裝備領域,《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0年)》明確要加大高端診療設備自主研發力度,重點針對雙探頭可變角人體SPECT/CT、快速成像PET/CT、PET/MR等高端診療設備的研發力度,加快關鍵核心零部件及整機的國產化進程,推動國產放射性診療設備在臨床上的推廣和應用。提升加速器技術研發能力,積極推進自主化小型回旋加速器的應用及示范推廣,形成中高能回旋加速器研制與批產。
規劃發布的背后,是由于技術水平的巨大差距,我國用于醫用同位素生產的核素制備設備、利用醫用同位素進行診斷治療的影像設備及放療設備幾乎被國外廠商所壟斷。尤其在高端放療設備領域,目前國內醫院以進口設備為主,購買價格昂貴,維護成本也高,直接推高了放射治療費用,增加了腫瘤患者的經濟負擔,導致這些設備在腫瘤患者診療中的使用率也非常低。而與之對應的景象則是,全球新發癌癥病例約有22%出現在中國,且這一比例還在上升。
“推動核醫療設備制造國產化、降低產品價格、造福更多腫瘤患者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王鎖會表示,“設備制造是行業發展的短板,中國同輻正加速完善核技術應用產業體系,重點解決部分產業鏈環節基礎薄弱、產業配套能力不強、產業鏈協同效應不高等問題,加大核醫療裝備產業的培育力度,盡快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
作為核技術應用產業龍頭企業,中國同輻一直在核技術應用產業領域持續深耕穩定發展。2018年成立中核高能(天津)裝備有限公司,著力培育核醫療裝備新興產業,圍繞放療裝備、核醫學影像裝備、核醫學整體解決方案配套裝備、先進儀器儀表四個方向領域發力布局,形成了在腫瘤放射治療科、核醫學科的整體設備、配套設備的供應能力,加速推動核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
精準放療,中國同步世界
目前,在高端放療設備領域,中國同輻國產化進程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同輻旗下中核安科銳已擁有TomoTherapy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和Cyberknife放射外科手術機器人,并且憑借著創新與突破,立足尖端技術的中核安科銳不斷縮小中國高端放療技術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
有好技術才有好的產品。去年底,一座現代化大型放療設備制造工廠在天津落成投產,該廠產能主要是為了滿足中國市場需求。而此舉,也讓中國同輻在實現把國際上好的產品中國化、本地化并努力實現國產化,質量不降低,價格降下來的目標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自主創新,加速國產“突圍”
要實現國產化,單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還遠遠不夠,關鍵是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卡脖子”問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盡快追趕上世界領先水平的腳步。
在此理念指引下,中國同輻組建研發團隊,與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和國內先進企業合作,針對核醫療裝備整機和核心零部件進行科研攻關。
如今,中國同輻在核醫學影像設備領域,與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開發國產雙探頭可變角SPECT/CT,與《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重點針對雙探頭可變角人體SPECT/CT、快速成像PET/CT、PET/MR等高端診療設備的研發力度,加快放射性成像系統、CT球管、復雜電路讀出系統的國產化進程不謀而合。
依托產業鏈優勢,中國同輻加緊在核素生產加速器及核素配制、分裝自動化設備領域的布局。由于技術壁壘高、開發周期長、關鍵零部件卡脖子等問題,我國在核素生產加速器領域幾乎一片空白。
為此,中國同輻與美國一家擁有該領域先進技術的企業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宣布正式進軍回旋加速器市場,在國內共同推廣12.5MeV的小型化超導回旋加速器系統,同時,雙方正積極聯合研發中、高能量的系列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聚焦阻礙分子影像診療行業發展的瓶頸,中國同輻積極開展核醫學整體解決方案及配套設備的研發工作,攜手山西醫科大學研制出單光子藥物自動配制分裝機器人,與日本核醫學專家合作研發出正電子自動分裝注射設備,自動化操作和輻射防護設計有效降低了醫護人員在放藥配制、給藥過程中接觸的輻射劑量。這兩款設備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扭轉了我國核藥配制自動化、標準化水平落后的局面,填補國內空白。
“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才具備與國際同行競爭的資本。”王鎖會說,“對高端核醫療設備來說,打破外資品牌市場壟斷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只是時間問題,屆時設備價格有望降低20%至30%,售后服務價格或將降低一半,對醫院、對老百姓都是看得見的實惠。”
人才培育,夯實強國之基
“在中國,除了技術之外,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才。”王鎖會說,“我們在打造高端核醫療設備研發生產制造能力的同時,還與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攜手打造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射治療裝備技術應用培訓基地,全面啟動中國放療‘智育’計劃,為全國醫療機構培養、孵化物理師高端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同輻力量。”
培訓基地現落戶中核安科銳并于去年底揭牌授課,首批學員已經畢業,未來還將有一批又一批放療人才通過該計劃走入國內醫院,致力于腫瘤治療。
培訓基地配備了業界頂尖放療設備——CyberKnife(射波刀)放射外科手術機器人及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真機,同時配有數十臺TPS工作站,學員們通過近距離觀摩、親手操作放療設備,可獲得最前沿的臨床體驗、沉浸式的教學內容以及定制化的課程設計。王鎖會表示,這些層層遞進、理論聯系實際的課程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提升其所在醫療機構的精準治療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與此同時,培訓基地將定期面向公眾開放,并將與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進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開設線上課堂、發送公眾號推文等形式,打造一個普及放療相關常識、提升國民健康素養的窗口。
中國同輻還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等國內多家實力雄厚的醫療機構展開了深度合作,攜手打造了數家臨床科研教育培訓基地,共同推進中國放療人才建設,讓更多腫瘤患者因此受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王鎖會表示,“中國同輻將繼續發揮好行業龍頭作用,勇擔央企使命,積極推動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改革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推進集團公司“三位一體”奮斗目標,創新核技術應用服務人類社會的職責使命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