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第七屆全國同位素制備及應用研討會在浙江海鹽開幕。國內同位素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醫用同位素國產化。此次會議的召開是對國家原子能機構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積極落實,加強了同位素研制、生產、應用單位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對于推進同位素行業“產學研用”一體化進程、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核技術應用產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會議由中國核學會指導,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分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國家同位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核同位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海鹽縣人民政府等共同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陽曉平、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紅衛、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小剛等出席會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學、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同位素領域研究、技術開發、應用管理等單位的200余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本屆大會執行主席、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分會理事長羅志福主持。中國核學會副秘書長、太平洋核理事會主席兼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監事王志,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小剛,浙江省科協一級巡視員姜長才,秦山核電董事長、黨委書記黃潛,以及中共海鹽縣委書記王碎社等領導在開幕式上致辭。
王志表示,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分會是發展我國同位素技術事業的重要力量。在當前同位素技術發展面臨重大機遇的大背景下,此次大會的召開,對于搭建高端學術平臺、推動科普工作、挖掘表彰優秀人才,進一步推動我國同位素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夠使我國同位素制備和應用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創造新成就,為建設健康中國,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技術保障。
薛小剛在致辭中指出,同位素技術作為核科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遍及工業、農業、醫學和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同位素的生產與供應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都具有重要影響。他表示,原子能院作為我國最早研制、生產放射性同位素的科研院所,一直以來都在我國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未來原子能院將充分發揮院的綜合性優勢,利用好現有設施平臺,與全國同行一道,為我國同位素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歐陽曉平主持大會報告,趙紅衛院士和羅志福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基于加速器的醫用同位素量產及其挑戰》和《中國放射性同位素技術進展》的匯報。來自中科院、浙江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解放軍總醫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和醫療單位的專家教授應邀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大會全面分析了國內外同位素技術發展現狀,圍繞各報告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與會專家學者們表示,要根據國際形勢,搶抓發展機遇,強化大局意識,積極謀劃、科學統籌、不斷創新,全力推動《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落實落地。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為推進青年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大會還評選了優秀青年論文。評選活動提高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素養,為培育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使其成長為科技創新主力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醫用同位素因其獨特性能和優勢,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據了解,目前用于臨床診療的諸多核素,如鉬-99、镥-177、鍶-89等全部依賴進口,而國際上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生產的反應堆大多數在未來幾年內相繼面臨退役,同位素產量將急劇減少;而少數已經實現國產化的核素,則無法滿足醫療市場需求。為滿足人民健康需要、助推健康中國建設,在實現醫用同位素國產化的道路上,仍面臨著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健全監管體系、提升研產能力、打通下游產業等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在國家倡導以科技創新實現同位素國產化的時代使命下,國內同位素領域工作者定會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聚焦前沿、協同創新,為提高核心競爭力和促進核技術應用產業可持續發展而不斷努力。